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蔡正國:志願軍烈士中級別最高的指揮員

何立波
2013年03月14日15:4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永遠的懷念

蔡正國戰功卓著,為人謙和,艱苦朴素。他犧牲后,五十軍的同志清理他的遺物列出的清單:馬褡子一個、解放鞋一雙、布鞋一雙、電筒一個、破大衣一件、肥皂七條半、飯盒一個、筷子一雙、白線一團、鞋油一盒共計10樣。一個勇敢、清正、廉潔的軍人形象,永遠存活在廣大指戰員的心裡。

在蔡正國犧牲多年后,當年的老戰友提到他,敬仰之情溢於言表。軍委炮兵原司令員吳克華將軍回憶:蔡正國是一名優秀的參謀人員,是優秀的參謀長。他工作十分認真細致,我們在一起的合作非常好。后來蔡主動要求到一線作戰,任十一師師長,在三下江南、四保臨江的戰役中,率部深入敵后,堅持了一個多月,有力地牽制住了敵方兵力,為戰役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受到了上級的通報嘉獎。軍委工程兵原副司令員胡奇才將軍說:“在新開嶺戰役中,蔡率十一師正面誘敵深入,一步步將敵人引進伏擊地域,最后殲滅敵二十五師8000余人,俘敵師長以下5000余人,開創了我軍在解放戰爭一次戰役中殲敵軍一個整師的先例。”軍政大學原副政委李丙令將軍提到和蔡正國一起戰斗的往事,動情地說:“蔡在工作上非常講求方法,注意聽取別人的意見,善於團結同志,軍事能力很強,隨時總結經驗,組織戰斗嚴謹,打仗很少吃虧。隻要是他指揮打仗,別人都很服氣﹔而且為人謙和,從不驕傲自滿,平常非常注意學習,行軍打仗總帶著書,開會記筆記。”他又回憶道:在“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時,十一師被派到敵后牽制敵人。當時,敵人對十一師圍追堵截,部隊常常是到了一個地方,連電台還沒來得及架起來,敵人就從后面追上來了。有一次,部隊被敵人包圍在裡面,好幾天也沒與東野總部聯絡上,林彪急得整天守在電台旁等消息,以為這個師肯定是完了,被敵人吃掉了。當時敵人也很得意,用飛機散發傳單,揚言這次一定要活捉師長蔡正國、政委李丙令。當有人拿著敵人的傳單送給蔡看時,他隻看了一眼就忍不住笑了。原來,敵人的傳單寫錯了名字,上面寫的是:“活捉師長蔡丙令、政委李正國。”大家見師長如此鎮靜自若,心情立刻輕鬆下來了。原東野四縱十師政治部主任(蔡正國任師長)、后任外交部副部長的何英對蔡正國的評價是:“要求自己很嚴格,從不搞特殊化,不計較小事,也從不和上下級鬧無原則糾紛。平時說話少,是個很愛動腦子的人。蔡與各級指揮員的關系都很好,對部下要求很嚴格,但從不罵人,不說粗話,與其他軍事首長不一樣。”

1987年,張博和兒子蔡小東去北京,住在總參軍訓部副部長韓復東家。當時,總參謀長遲浩田一聽到消息,立刻提出前來看望。張博說:“您是首長,還是我去看您吧。”遲浩田說:“不,應該我去看您。我是抗大三分校的學員,是蔡校長的學生,怎麼能讓您來看我呢?您在韓部長家等著,我這就去看您!”那次會面,遲浩田和張博都很激動,一起回憶著當年在抗大三分校的學習、訓練、生活情況,一起回憶著蔡正國。遲浩田是抗大三分校的學員,在抗大三分校學習訓練了三個多月后,就直接奔赴抗戰前線了。遲浩田是這樣評價當年的蔡正國的:“蔡校長很有水平,抓訓練有辦法,要求也很嚴格。但蔡校長對人卻很謙和,沒有首長架子,十分關心部下,在部隊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1990年10月22日,在遲浩田的關心下,蔡小東隨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屬代表團出訪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40周年紀念活動。臨走的時候,毛岸英烈士的妻子劉鬆林輕輕地說了一句:“不知道下次什麼時候還能來……”蔡小東也感慨地說:“是啊,不知道下次什麼時候還能來。”他想:“如果下次再來,一定要去青龍洞,一定要去父親最終倒下的地方看看,一定要到那裡去祭奠我的父親。”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