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密:成為國民黨特務機關首腦級別的中共叛徒郭潛

金志宇
2013年03月20日08:2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學者”郭華倫

卸任副局長的郭潛還是很受蔣經國賞識的,據說當時蔣經國提出了幾個可供他選擇的職位,最終他選定了去國際關系研究所,出任該所的副主任,並把自己的名字改為“郭華倫”,搖身一變成為“學者”。國際關系研究所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國際關系研究會,是國民黨逃台后成立的半公開性質的情報機關,在台灣眾多的情報機構裡是專門研究大陸問題的。郭潛到這裡工作后,開始以教授、專家的面目出現,就中共問題發表了很多言論。

1969年,作者署名為郭華倫的4卷本《中共史論》在台北出版,該書征引資料豐富,大量採用了由國民黨特務機關中統的“薈廬”資料室秘藏的中共原始資料,其中很多資料都是由此書第一次公開,因此引起國際學界的廣泛關注,成為海外研究中共歷史的重要參考書,甚至連遠在德國撰寫回憶錄《中國紀事》的李德(奧托•布勞恩),也從這部著作引用了很多資料,此書影響力也可見一斑。《中共史論》還使用了許多當事人的口述資料,尤其是引用了一位未注明身份的“陳然先生”的大量口述材料,從1927年到1942年這期間,很多重要史實的惟一見証者隻有他,但這位陳然先生此前不見諸中共黨史記載,卻在書中作為史實的重要見証者頻頻出現,因而引起了國內外學界的興趣和關注。

“陳然先生”究竟是誰,一時間也成為學界探討的問題。郭潛的門生、在李登輝和陳水扁時代擔任過“總統府”國策顧問的曾永賢回憶:“有一次,我在東京開會時遇到蘇聯遠東問題研究所的所長……他說他看過《中共史論》,但其中有一些人不認得。我告訴他:你問對人了。他就問我‘陳然’究竟是誰?我回答:陳然和郭華倫是同一個人。”把自己的見聞假托為一個虛構人物“陳然先生”的回憶,此等著史方法不能不說是郭潛的創造。

《中共史論》出版后,郭潛也一舉成為“蜚聲國際”的中共問題權威,開始參與國際中共問題研究活動。1973年,他受邀出席在巴黎舉行的第29屆國際東方學者大會,在會上發表了攻擊中共的論文,他說:“中共‘一大’的召開是中共建黨的第一天,也是中共建黨的紀念日。自1921年到今天,中共的黨齡已達52歲,可是還弄不清它是哪一天出生的,好象無父無母的私生子,被人隨便冠予生辰,說來也實在可笑。”在一番挖苦后,他還拋出了自己的研究結論,認為中共一大是1921年7月27日召開的。

郭潛這種惡毒刻薄的言論引起了大陸學者的不滿。從事黨史研究的邵維正把他的話摘抄在一張硬殼卡片上,釘在床頭,以此激勵自己奮發研究,通過扎實的研究邵維正得出了和郭潛不一樣的結論,最終確認中國共產黨一大召開的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郭潛的惡毒攻擊激發了大陸學者的鑽研熱情,反倒促成了建黨日期難題的攻破。

其實郭潛不只是在建黨日期上搞不清楚,在他的代表作《中共史論》中,由於他的反共立場而充斥著大量不實之詞,史實的明顯錯誤之處更是很多,比如在他寫到1937年召開的十二月會議時,書記處應為5人,他列了9人﹔12個部門負責人名單,其中竟有8個是錯誤的。而他假托“陳然先生”之口的回憶,更是由於他的反共立場,真假莫辨,很難為史學界所採納。他編著的《台共叛亂史》、《中共問題論集》、《中共人名錄》等書,同樣也因其立場,學術價值不免降低。

即便這樣,郭潛還是憑借著自己的“學者”身份,參加各種活動,不遺余力地攻擊中共。比如“四人幫”倒台后,他就攻擊華國鋒接掌權力的合法性﹔葉劍英提出兩岸和平統一主張后,他就和別人提出了一套方案,要求中共讓出沿海各省由國民黨來推行三民主義,待全國一半以上地方完成三民主義模式后,再協商統一方式,然后還說隻有中共接受了這個主張才表示有誠意統一中國,否則就是偽裝的。

晚年的郭潛,面對中共領導下大陸地區蓬勃發展的局面,內心也頗為矛盾。自從叛變以后,他數十年堅持頑固反共立場,卻眼見得中共越發強大,對他也不免有所觸動。他退休后住在醫院期間,曾永賢來探望他,問他是不是有一天五星紅旗會插遍台灣,他想了很久,然后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也許不至於。”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