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蔣介石緣何與鮑羅廷決裂 ——《蔣介石日記》解讀之十三

陳紅民     夏  思

2013年03月28日08: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26 年10 月, 北伐軍完全佔領武昌,11 月初,攻佔南昌。此時,國民政府仍偏處珠江流域的廣州,對未來戰事的指揮有鞭長莫及之嫌。蔣介石開始考慮國民政府北上問題,建議“政府常務委員,先來武漢,主持一切,應付大局”。(《蔣介石日記》,1926年9 月9 日)。十天之后,他又電催國民黨中央速將政府遷至武昌,電曰:“中央如不速遷武昌,非特政治黨務不能發展,既新得革命根據地,亦必難鞏固!”(《蔣介石日記》,1926 年11 月19 日)

國民政府從廣州遷至武漢的確有利於北伐戰事的指揮。但蔣介石提議遷都武漢,卻兼有希望能更直接地將黨政權力控制於自己之下的目的。鮑羅廷也支持遷都,除了有利於北伐之外,他的如意算盤是,希望能夠用黨政權威來制約蔣介石勢力的擴大。同一件事,兩人的目的卻南轅北轍,各有打算。之后的紛爭,都源於此。

11 月,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作出遷都武漢的決定。11 月16日,鮑羅廷與宋慶齡等第一批黨政要員從廣州北上,到達韶關后因鐵路尚未修通,便繞道贛州由水路北上。12 月2 日鮑羅廷在南昌與蔣介石見面,對遷都武漢有共識。幾天后,他們溯江北上到達武漢。鑒於黨政機構的遷移尚未完成,行事不便,鮑羅廷提議在武漢成立中央執行委員會、國民政府委員臨時聯席會議,執行最高職權。此一提議得到蔣介石同意。

正當遷都工作緊鑼密鼓進行之際,蔣介石卻出爾反爾,將隨后北上的部分國民黨中央委員和國民政府委員截留在南昌,阻止他們前往武漢。1927 年1 月3 日,蔣介石主持召開政治會議,通過“中央黨部與政府暫駐南昌”的決議。蔣從提議遷都武漢轉而要求暫駐南昌,主要是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因為此時蔣介石的勢力在江西基本扎穩腳跟。如能將國民政府和中央黨部遷至南昌,有利於其全面掌握軍政大權。然而,蔣也意識到他擅自改變黨的重要決定,必然遭致強烈反對,將面對壓力。故在當天的日記用“精神痛苦”、“心神煩悶”來形容心情,甚至“幾難成眠”。

1 9 2 3 年10月,孫中山委任鮑羅庭(廷)為國民黨組織教練員

果然,鮑羅廷與武漢方面堅決反對蔣介石擅自強令“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暫駐南昌”的決定,由此引發了著名的“遷都之爭”。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