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們的聰明“運作”
蔣介石對張伯苓的支持(拉攏)不僅是在經費補助方面,同時還有對其生活的關心、疾病的探望、生日的祝賀、子女的培養等。從1938年到1946年,蔣兩次到南開中學參觀,五次拜訪張伯苓,還借南開中學大運動場舉行閱兵式。探病、祝壽、題詞、授勛、贈款……任何一位國立大學的校長都未曾享受過如此禮遇,更何況是私立的南開了。
1942年,張伯苓患前列腺脹大病,蔣介石聞訊即往沙坪壩張伯苓的家中探視。隨后的兩年中,張伯苓兩次發病,蔣介石每次都親自探望,並安排他到當時醫療條件最好的中央醫院醫治。
1944年1月1日,國民政府為褒獎張伯苓終身從事教育,頒發一等景星勛章,以示嘉獎。這可以看做蔣介石送給張伯苓的新年禮物。張伯苓過生日時,蔣介石又贈送手書的條幅,以示禮遇。
從精神到金錢,從健康到生活,蔣介石對張伯苓的優遇,可謂無微不至。1946年4月,蔣介石親自簽署了將南開變為國立大學的文件。這是履行蔣介石答應張伯苓的一個諾言:對於這所大學在1937年7月29日—30日在天津遭受日本侵華軍隊文化摧殘的補償。同時,核定了三校復員經費預算,遷移旅費70億元,修建費30億元(北大10億元,清華12億元,南開8億元)。
就在蔣介石簽署文件將南開變為國立大學之前,張伯苓還打著自己的算盤,想繼續維護南開的私立性質,並對此充滿了信心。在三校復員之前,他將南開教育經費的設想致函蔣介石,並與蔣介石面談。
但這只是張伯苓的一廂情願,教育部已經為南開大學撥款近九年,不可能再讓南開姓“私”。南開校史專家梁吉生對此評論說:“張伯苓做了種種努力,終究未能實現南開大學的私立願望。教育家的天真理想,自然抵不過政治家們的聰明‘運作’。”
張伯苓與蔣介石的“雙贏”
從張伯苓與蔣介石密切的交往可以看出,張伯苓獲得了教育經費,蔣介石獲得了張伯苓在政治上的支持。蔣介石鼎力支持張伯苓,自然有他的政治目的——利用張伯苓作為社會名流的影響力以及作為南開校長對青年學生的號召力。
西安事變發生后,張伯苓以南開名義發表通電,提出“擁護蔣委員長抗日”的口號,關心蔣介石的安危並為之奔走、斡旋。南京國民政府高層知道張伯苓與張學良交情深厚,而周恩來是他的學生,准備請他去西安勸說。后來蔣介石被釋放,平安回到南京。張伯苓在南開召開慶祝大會,會上說:“西安事變解決得這麼好,咱們的校友周恩來起了很大的作用,立了大功。過去我把他開除了,現在我宣布恢復他的學籍。”
抗戰時期,張伯苓不論在任何時候,都表明自己的立場——“蔣介石是全國的抗日領袖”——並於1941年加入國民黨。
正因為張蔣之間相互支持,各得所需,形成了雙贏的局面。在兩人關系的慣性之下,張伯苓最終偏離了教育家的軌道,從參政到從政,也並不出人意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