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評《周南解密港澳回歸——中英及中葡談判台前幕后》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郝鐵川
2013年04月16日09:4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6.英國想在回歸后仍保持香港的英聯邦成員身分,向中方提出在港不設總領館,而設立隻有在英聯邦成員國才設立的高級專員公署。

對此周南批駁道:“你們提這個是何居心?我知道,你們隻有在英聯邦的成員國首都才設立高級專員公署,你能舉出你們在非英聯邦國家的外交代表叫專員或高級專員的例子嗎?更何況香港未來隻不過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又不是一個獨立國家的首都。中國的首都在北京,不在香港。你們是不是想把未來的香港特區變成准英聯邦成員國, 或者是英聯邦成員國?”

7.英國曾想推翻中英《聯合聲明》。

“周南說他看過英國議會外交委員會的一個內部文件,其中講到: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國現行政府能否維持到1997年,是很成問題的。因此英國的對華政策(包括香港)應有高度的‘靈活性’。這個‘高度的靈活性’是外交語言,說穿了就是要改變原來的協議。他們認為,英國與中國達成的香港問題協議,英國方面吃虧了。有的鼓噪應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態度’,要‘同中國人對著干’,還有的直截了當主張修改甚至廢除中英《聯合聲明》。” “柯利達的《是合作, 還是對抗?—— 中英香港問題談判的艱難歷程和反思》裡寫道:1984年的協定盡管如此成功,盡管是以那麼巧妙的方法達成的,但在英方好多人心中留下的卻是一種不安和負疚感。一方面他們承認達成協定的理由無可挑剔,但是不合邏輯的是,他們總是不斷提出這樣的問題,難道不能找到其他某種解決方法嗎?”

我們再來看陳佐洱《香港交接:親歷中英談判最后1208天》一書透露的若干史實:

1.末代總督彭定康動員政務官、公務員跟著他一起“握爛牌,打亂仗”,擺脫中英已經達成的所有協議。

“1992年,彭定康上任伊始,就在港英政府內部作了一個‘嚴肅的形勢報告’,斷言中央政府政權不到1997年就會像歐洲的蘇聯、東德和波蘭那樣垮台,以此動員政務官、公務員們就跟著他一起‘握爛牌,打亂仗’,擺脫中英已經達成的所有協議、諒解的束縛,撈回10年前英國在談判桌上想得到卻沒有得到的東西。”

2.在中英聯絡小組談判中,英方想把中國的“國家行為”局限於國防、外交兩項。

“雙方均贊同香港終審法院管轄范圍應符合香港作為地方行政區域的地位,不應包括對國家行為的審理。但對於什麼是‘國家行為’的具體表述各執一詞,中方主要要與《基本法》規定的提法相一致,即採用‘國防、外交等’的表述,而英方則認為應局限於國防、外交兩項。”

“對於‘國家行為’的表述是僅僅涵蓋‘國防、外交’還是‘國防、外交等’,這是個反復多次討論了幾年的老問題,結果誰也不能否認除國防、外交外,的確還有一些中央管理的事務及中央和特區關系的事務屬於國家行為,這個‘等’字不能省略。”

3.彭定康說“英國在1997年以后仍然會過問香港事務50年”。

“(1996年5月11日),彭定康在北美說:‘英國在1997年以后仍然會過問香港事務50年,中國人如果不明白這一點,那將大錯。’還說,不要讓任何人都以為,一過了1997年6月30日,英國人就會‘金盆洗手’, 丟下香港不管了……”

我們從未否定過英國政府內部存在積極支持“一國兩制”方針在港落實的健康力量,如英國前外交大臣賀維就曾指出:“把香港當做改變中國的橋頭堡是非常不明智的,那樣做會導致香港的毀滅。”但我們回顧歷史、觀看當下,也很難否認英國內部也有一些對中國很不友好、想破壞《基本法》實施的人士。他們的能量不可低估。“農夫和蛇”的故事告訴我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作者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體部部長)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圖書連載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