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周南解密港澳回歸》兩年談判大功告成

2013年04月17日10:1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返回>>>《周南解密港澳回歸——中英及中葡談判台前幕后》,新華出版社出版,張春生、許煜編著

1984 年7 月28 日,也就是在周南他們向鄧小平匯報完趕回北京的第二天,英國外交大臣杰弗裡·豪一行到了中國,准備與中方就“過渡時期在港設立聯合聯絡小組”問題作最后磋商。當天中午,周南在釣魚台安排了會見,由他做東請柯利達和高德年等人吃午餐,並在午餐中打出了北戴河商定的這張牌。他說:“我們考慮再三提出這樣一個方案:聯合小組必須進駐香港,但進駐時間可以晚點﹔1984 年年底正式簽署協議,1985、1986、1987 三年有需要共同商議的事情可以在外邊商談。到第四年1988 年的1 月1 日進駐,成為常設機構﹔為了照顧你們的感受,1997 年后再過兩年半,到2000 年再結束中英聯合小組。”他強調:“這是中國最后的方案了。如果你們還不接受,我們撤回方案,但后果你們負責。”

柯利達當時時差還沒倒回來,午餐時分已昏昏欲睡,一聽這消息猛然驚醒,意識到中國要做最后攤牌了。他在回憶錄中這樣描寫:“從家出來第一個夜晚主要跟杰弗裡·豪和高德年一起在飛機后艙裡,為聯合聯絡小組起草的職權范圍進行反復修改,睡眠嚴重不足。對與能豪飲茅台的周南先生共進午餐並不十分感興趣,但是他的信息令我頓時清醒過來,他說中方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高層領導人會議即將召開,很難保証他們的態度不會影響最后談判。那就暗示著懸而未決的問題必須在未來的2 到3 天內解決,否則中國就會收回原先所提出的方案,談判就會失敗。他們准備同意我們為聯合聯絡小組所制定的某些職權范圍,也准備讓聯合聯絡小組晚兩三年進駐香港。但他暗示中方想要一個迅速的回答,問題要在外交大臣見鄧小平之前解決。”

午餐后柯利達馬上從釣魚台2 號樓跑到他們住的樓,把這個情況向外交大臣杰弗裡·豪和港督尤德等人作了匯報。杰弗裡·豪一聽馬上說:“不要在屋子裡談,屋子裡可能有中國安的竊聽器,到外邊大樹底下談。”那時候正是盛夏7 月,驕陽似火,他們不得不強忍著酷熱在外面商談對策。杰弗裡·豪的回憶錄裡有一段很生動的描寫:天曉得大樹底下是不是也有竊聽器。他認為這是中國的底線,不能再拖延和僵持了。但港督尤德不同意,說要逼中國作更大的讓步,最好能“粉碎”聯合小組。但英方多數人還是認為搞不好要破裂,決定馬上向倫敦發報提出建議。當天下午柯利達就跑回使館發電報去了。

第二天姬鵬飛請吃飯,剛喝了個湯,英國使館那邊就有電話把柯利達叫回去了。周南心想應該是回電了,果然是這樣。撒切爾夫人同意跟中方達成妥協,但要英方代表爭取更好的結果,最好再往后拖幾年才讓聯合小組進駐香港。中方說1988 年進駐2000 年結束,他們提出推遲到1993 年以后進駐,2002 年再結束聯絡小組工作。中方拒絕了,他們隻好讓步,但在雙方已達成協議之后又怕向撒切爾夫人交不了差,於是杰弗裡·豪在見趙紫陽時就說:“1988 年1 月1 日讓聯合小組進駐香港,時間太早了,再延遲半年到7 月1 日再進駐吧。”趙紫陽和周南他們商量了一下,想想就再讓他半年吧,於是確定聯合小組1988 年7月1 日進駐。

杰弗裡·豪后來寫道:“撒切爾夫人知道了有關情況之后,也同意了這項妥協,但仍對英方未能將小組進駐香港的時間推遲到1988 年以后而感到失望。”柯利達在回憶錄中說:“在會談過程中有許多轉折點,但1984 年7 月‘無疑是最富有戲劇性的’。在此之前人們甚至懷疑雙方是否能夠達成協議,談判似乎有可能破裂。但現在,已經可以看到達成一項歷史性協議的前景了。”他還直言不諱地說:“如果當時達不成協議,鄧小平是不會從北戴河回京會見我們的外交大臣的。”周南說,后來事實再次証明,聯合聯絡小組進駐香港是很必要的,進駐后的確為香港順利回歸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圖書連載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