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中:3000余人×1.5米≒四五公裡
黃橋激戰時,韓頑后續梯隊也向黃橋推進,企圖增援第33師。4日16時,粟裕登上黃橋鎮北門的土城觀望,發現韓頑第6旅成一路縱隊正向黃橋開來。他迅速做起了第二道數學題:“如果兩人之間的距離為1.5米,全部3000余人的隊形將是長達四五公裡的一路長蛇陣。從黃橋到高橋約7.5公裡,其先頭部隊抵達黃橋以北2.5公裡時,后尾必然已過高橋,也就是說敵人已經全部進入了新四軍的設伏地區。”
粟裕見“肉餡”已全部包進“餃子皮”,遂令葉飛立即發動進攻,速殲韓頑第6旅。葉飛遵照粟裕指示,採取“黃鼠狼吃蛇”的戰法,將該頑軍截成數段,殲其大部,迫使其旅長翁達絕望自殺,打開了局面,扭轉了黃橋戰役的不利態勢。
同日24時,王必成率第二縱隊進佔分界,斷絕了韓頑第33師退路,並與陶勇的第三縱隊前后夾攻,迅速全殲該師,還活捉了其師長孫啟人。接著,王必成部與陶勇部兵鋒北指,與葉飛部合力圍攻韓頑第89軍軍部。韓頑見勢不妙,渡河逃竄,連軍長李守維也在混亂中落水淹死。
至6日晨,進攻黃橋的主力韓頑第89軍軍部被徹底殲滅。為痛打落水狗,粟裕下令乘勝追擊,進佔海安和東台等地。
戰后:5天100公裡<1天90公裡
黃橋一役,新四軍以不到1000人的代價,殲韓頑1.1萬余人,其第89軍中將軍長李守維、獨立第6旅中將旅長翁達和團長數人斃命,第33師師長孫啟人、第99旅旅長苗瑞林、第117師參謀長等師、旅、團級軍官10余名及下級軍官600名被俘。國民黨軍遭到軍事和政治上的雙重失敗,蔣介石哀嘆:“誠吾人之奇恥大辱。”
黃橋決戰勝利后,陳毅滿心喜悅地賦詩一首:“十年征戰幾人回,又見同儕並馬歸。江淮河漢今誰屬?紅旗十月滿天飛。”粟裕沒有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中,而是清醒地看到了部隊在這次戰役中暴露的不足。10月10日,他在戰役總結大會上做起了第三道數學題:“過去一天一夜走90公裡還打仗,而我們從黃橋到東台近100公裡路追了5天……”也就是說,新四軍克服疲勞、連續作戰的能力沒能充分發揮出來。
戰前,沉著冷靜,在不利條件下看到有利因素﹔戰中,精確計算,正確指揮部隊運動殲敵﹔戰后,保持清醒,在光輝勝利中細察缺點不足。這就是常勝將軍粟裕的非凡之處。
(作者為南京軍區司令部編研部副部長)
啟示 《孫子兵法》曰:“多算勝,少算不勝。”在裝備落后、敵我數量極其懸殊的黃橋戰役中,我軍取得完勝,“會算”是關鍵“秘訣”之一。過去的戰場要求會算,未來信息化條件下的戰場,多維空間並存,多種元素交織,不會算更沒有勝算。這一經典戰例告訴我們,“會算”不僅是各級指揮員的基本功,更是指揮部隊打勝仗的必備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