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張素華
2013年05月08日08:1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澤東是“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也是較早通過調查研究覺察到運動中出現問題並努力加以糾正的中共中央領導人。在“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出現問題后,毛澤東多次召開會議糾“左”。面對一些地方刮起的“窮過渡”風,他強調要弄清集體所有制與全民所有制、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區別,強調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重要性,並著手調整一些過高的生產指標。面對市場緊張和農民瞞產私分等情況,他強調要從所有制上解決問題,在人民公社內部堅持三級所有、隊為基礎,並繼續調整過高的生產指標。
1959 年4 月八屆七中全會后,毛澤東繼續努力糾“左”,同時力圖總結“大躍進”以來的經驗教訓,以統一全黨認識。毛澤東糾“左”的努力是在肯定“大躍進”的前提下進行的,1959 年7 月廬山會議上的一些言論超出了他的認識范圍,由此糾“左”戛然而止。盡管如此,我們對他糾“左”的努力,是應該給以積極評價的。
從這一時期糾“左”的情況來看,毛澤東的思想歷程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從鄭州會議到中共八屆六中全會,面對一些地方刮起的“窮過渡”風等,毛澤東強調要弄清“兩個過渡”的界限,強調商品生產的重要性,並調整一些過高的生產指標等。
毛澤東是懷著滿腔熱情發動“大躍進”運動的。在發動過程中,除了鼓勵大家拿出勇氣在經濟建設上來一個大躍進之外,他也沒有忘記告誡同志們要把事情辦得扎實一點﹔要去掉虛報、浮夸,不要爭名,而要務實﹔所提出的指標要能辦得到、行得通,要注意留點余地。他在1958 年3 月的成都會議上提出要壓縮空氣﹔在4 月武漢會議上對幾年就能實現水利化的提法表示懷疑,再次強調要留有余地﹔還批評宣傳報道工作注意了多、快,但對好、省注意不夠等等。盡管如此,隨著“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以下簡稱“大躍進”)的迅速掀起,還是出現了很多毛澤東意想不到的問題。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