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一二·九"運動的親歷者、百歲老人陸璀和她的《晨星集》

班永吉
2013年05月22日08: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2012年11月18日上午,我如約來到北京北四環陸璀老人家裡。 一走進的客室,迎面就可以看到,東牆上,挂著一幅長約200厘米、寬約75厘米的橫幅。上面是近半個世紀前的郭沫若的墨跡。“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是)似春光,勝似春光,廖廓江天萬裡霜。一九六四年歲首 書毛主席在廣昌路上作採桑子 應陸璀、子奇同志囑 用以補壁,郭沫若”。

我看到陸璀老人在看電視。當她兒子朱寧生把我介紹給陸璀老人時,她仍不失溫文爾雅的神態和氣質。

陸璀老人客廳的桌子上放著一本新近出版的《金濤百年》一書。這本書是金濤的親屬11月2日剛剛送給陸璀老人的,桌上還放著專供老人看書的手持放大鏡。我翻看著這本書,並拿到陸璀老人面前。“我和蔣金濤是好朋友,”陸璀老人指著書中她在“一二·九”運動時手持話筒演講時的照片說:“這就是我。”

我握住歷史老人的手,深情地說:“陸媽媽,過幾天就是“一二·九”運動77周年了,今天我過來看看您。祝你身體健康。”“謝謝!”老人若有所思,似乎在回憶著77年前,古老的西直門城牆下,被堵截在這裡的清華學生。箭樓上的北平官員在觀看、勸阻游行隊伍,竟然有日本軍官和他們站在一起。學生們見狀,大呼抗日口號。學生會派人交涉卻未成功。學聯負責人決定,就在城樓旁召開群眾大會。正巧附近有一個老百姓搭的唱戲台子,這成了天然的主席台。各校同學相繼發表了抗日救國演講,同學們熱血沸騰,場面非常熱烈。周圍的老百姓非常同情這些年輕人,見他們長時間站在刺骨的寒風中,就給他們端來熱茶水和窩窩頭。

她翻閱著書中和金濤的合影照片,仿佛又回憶起她和蔣金濤一起參加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行的國際民主婦聯第二次代表大會的情形。1948年11月28日至12月6日,中國代表團一行13人由中共中央委員、中央婦委書記蔡暢率領參加會議。代表團成員包括丁玲、吳青、蔣金濤、陸璀、張錫儔等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女同志。會議經過選舉,蔡暢、鄧穎超、何香凝、李德全當選了國際婦聯正式理事,許廣平、陸璀、丁玲為候補理事﹔蔡暢、鄧穎超、何香凝為正式執行委員,李德全、陸璀為候補執委﹔蔡暢當選為國際民主婦聯副主席。大會還決定1949年將在解放了的中國召開亞洲婦女會議。

在一本書裡,作者曾這樣記述了參加大會的國際婦聯書記處書記陸璀的回憶:“中國代表團受到與會各國代表的熱烈歡迎,引起了大會的轟動。聚集在布達佩斯的全世界進步婦女代表,都用愛慕的眼光注視著我們,特別是我們的團長蔡大姐成了與會各國朋友注目的人物,她那端庄、嫻雅的風度,謙虛和藹的品格,正是人們心目中東方的特別是中國婦女的最美好的形象。許多人圍上來和中國代表熱情地握手、擁抱、問長問短。會上蔡暢做了關於亞非各國婦女民主運動發展的報告。有力地宣傳了中國革命勝利在望的大好形勢,系統介紹了中國婦女運動發展的情況、經驗及解放區婦女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大會的熱烈歡迎。國際婦聯主席戈登夫人在報告中,不止一次地贊揚中國婦女的英勇斗爭和貢獻。”

此前,我不知翻閱了多少遍陸璀老人的著作《晨星集》。她在“幾句前言”中說,她非常感謝人民日報出版社願意為她出版這本小書。

她謙遜地說:“我不是一個作家,從來也沒想到過要單獨出一本書。如果不是因為幾位老同志、我的親人和人民日報出版社的同志的鼓勵和支持,我是不會有勇氣這樣做的。也隻有當我為出書而搜集文稿和資料時,我才深深地感覺到,我一生經歷的事和認識並敬佩的人是那麼多,而我寫下來的卻這麼少,這一多一少,反差之大,使我慚愧和內疚。現在,限於時間、年齡和精力,也限於查找材料的困難,想要補救,也很難了。因文稿之少,想到一句成語:“寥若晨星”,故題書名為“晨星集”。但晨星中卻有啟明星,它是預告黎明的到來的。也就是說,它預告黑暗的長夜即將過去,光明的白晝即將來臨。我所寫到的許多人和事,不是在歷史上不同程度地起過這樣的作用麼?只是我寫得太不夠了。我懷著慚愧的心情,把這本書敬獻給“一二·九”運動六十周年,獻給跨世紀的中華兒女們,也獻給所有關心和支持我的戰友們、同志們、親人們,並恭候指教。”

這本書是1995年出版,獻給“一二·九”運動六十周年的。2005年9月,《晨星集》再版,陸璀老人也為再版寫了句話,非常質朴感人。“現在已是‘一二·九’運動七十周年了。當年參加‘一二·九’運動的同學,而今還健在的,已經不很多了。我作為一個幸存者,能夠拿什麼來紀念‘一二·九’、獻給‘一二·九’”運動七十周年呢?業已年逾九旬的我,想做的事很多,而能夠做到的卻很少了。無奈中想到,最近還有人來向我要這本書,而我已無書可送,書店裡也已售完。當時我沒有想到這本書會得到這麼多人的關注。因此想到,何不把這本書再版,趁此機會,加進我另外幾篇文章和一些有歷史意義的照片。這樣,我又一次懷著慚愧的心情把這本再版的書獻給‘一二·九’運動七十周年,同時,也作為留給我的家人、親友和后代的一份紀念吧。”

2012,又是7年過去了。陸璀老人,像一顆晨星,晶瑩璀璨,淒風苦雨,迎來光明,夕陽無限,仍頑強地挺拔於生於斯、養於斯、給她帶來榮耀和不幸的中國大地。面對百歲老人,我心中充滿無限的景仰和慨嘆。

在這本書裡,我永遠忘不了這樣一幕。77年前,陸璀字字泣血、句句吶喊般描述了“一二·九”運動第2次即16日大游行時,她自己被巡警抓走后被“釋放”的悲憤而無奈的一組畫面(原載《覺民報》第2期,1935年12月27日):

——七點鐘光景,我又被用敞篷卡車送回順治門派出所。在玻璃窗上,我照見我自己臉上焦紅,而且眉心間破了皮,有干了的血。把手一摸臉,這才感覺到從頰部到額部、頭部,沒一處不痛,身上也痛。挨了打,人似乎更倔強了。我用眼冷靜地望著屋裡每一個人,想要記住他們每一個臉。那時候,我已知道大隊還在城門沒有散。我把耳貼到玻璃上,努力要聽取他們一些聲音,即使是一些極微小的聲音,隻要是從我們自己隊伍來的,對我都顯得非常親切,非常需要。

——“現在你走吧!”聽到這句話,我站起身就走。押到城門邊,隻見二十幾個巡警圍在那兒。我一眼看到城門底下已填上石塊,其中一塊大的搬在一邊,我明白了他們要我怎麼回去。

——“你照原來的樣子回去!”巡警對我說。“那不行。”我說,“剛才我從這兒爬進來,你們把我毒打一頓,現在你們自己怎麼也叫我那麼干了呢?”

——“你不想走?”不耐煩的回答。

——我聽到城門外我們的隊伍的聲音了!一個馬上要見到他們,馬上加入自己隊伍的強烈的願望在我心中燃燒起來。我用拳頭捶著鐵門,叫:“××(原文此處“××”代替“陸璀”)回來了,你們聽見了嗎?”

——那邊寂靜了一下,於是幾個聲音搶著從下面傳過來:“是××嗎?你回來了?” 我迅速地伏到地上去,叫:“他們還是要我那樣爬過來,你們贊成不贊成?”

——“你來吧!你來吧!”這次是更加宏大的一片呼喚了。那呼喚是那樣的熱烈,那樣的親愛,我突然眼中漲滿了淚。“你來吧!你來吧!”這呼聲一直黏在我的心坎上。

——迅速地,我爬過去了。立刻,我被拉了起來,隻聽見一聲“××回來了!”四處起了歡呼。淚水已蒙住了我的眼,我隻看見在模糊的光線裡,極目都是我們自己的人,我們自己的人。我被挾著往前跑了幾步,然后被舉了起來。除了把手舉起來揮著以外,就隻有感謝的淚和笑來回答這熱烈的歡迎了……

“你照原來的樣子回去!”77年前的巡警們對愛國青年、愛國女青年這樣的作為,我眼噙熱淚,哽咽無語……

著名作家劉白羽收到陸璀的《晨星集》后,他詩畫般真誠地給陸璀回信說:我們這一代知識分子,正是從那以后,沖進奔滔洶涌的潮流,參與了諦造新中國的偉大而壯麗的事業。我們是幸存者又是勝利者,我們沒有白白活到今天。當老年時,我們幸運地聽到了2l世紀洪鐘。但是我捧著你的書,我讀著你的書,我的心在顫悸!我向21世紀致敬!我們生在多麼輝煌的大時代裡呀!陸璀同志!你的書出的非常重要,非常及時,你把聖水洒在這一代可愛的青年心上,你將開天辟地的精神傳到這一代可愛的青年身上,你把火種播在這一代可愛的青年靈魂中,這一切都會通過他們和她們,在那美好而英雄的新世紀裡燃燒閃光。

(責編:王新玲、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