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與蔣會晤
1月21日凌晨,段由吳光新、魏宗瀚、段宏綱陪同,踏著寒風登上了火車,秘密地離開了天津,結束了他下野后在天津的生活。段祺瑞在中華民族存亡的時刻沒有落水做漢奸,保全了晚節,這不失為一個中國人的愛國之舉,歷史應給予客觀的肯定和記載。
1月22日,蔣介石對於段祺瑞的南下十分重視,蔣命令南京少將以上的國民黨軍人過江到浦口車站迎接,他本人也親往下關碼頭恭候。段到達,全副戎裝的蔣立即迎上,向他敬禮,並攙扶段下船。當天晚上,蔣介石設宴招待段祺瑞及隨員,南京軍政要員也都出席作陪。次日,蔣介石、何應欽、孫科等陪同段祺瑞往謁中山陵。當天夜裡,段祺瑞同隨員乘快車赴上海,蔣介石電令上海市政府負責接待安排。
在上海最后的日子
段祺瑞定居上海,住在上海法租界霞飛路1487號的一座公館(今淮海中路),蔣介石每月送1萬元供他生活之用。
段祺瑞晚年潛心於佛事,特別是他從南京歸來,對政治已心灰意冷。大部分時光靜坐朗誦佛經。段祺瑞在上海的最后3年時光,已是近70歲的老人,體力日漸衰弱。1934年春夏之交,他患了嚴重的潰瘍,大量地出血,雖免一死,精神已十分萎靡了。
段祺瑞平時吃素,1936年春,段祺瑞胃潰瘍引起胃部出血,加上他年事已高,出院后身體極度地衰弱,醫生和友人勸他開葷增加營養,但他執意不肯。他說:“人可死,葷不能開。”同年11月1日,段祺瑞胃病再次發作,出血不止,於次日(11月2日)8時在上海宏恩醫院去世,享年72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