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發現
一部《龍種》網絡風行
“老太太跟兒子嘮叨時拔下頭簪開始剔牙,剔完掏耳朵……賣糕的,這不就是典型的自家老人嗎?還有一幕,老太太嚼碎食物后吐出來喂孫兒……是不是超熟悉?片中很多這樣子的細節,讓人震驚的同時,不得不佩服美國人做事的認識度,讓人十分感動。”近日,在網上看了一部名叫《龍種》的早期好萊塢黑白片后,一名取名為“優雅地游著”的網友這樣感慨道。這部由美國米高梅公司出品,拍攝於1944年的好萊塢中國抗日題材電影,在沉寂多年后突然在網絡上再度紅火了起來。光是在優酷網,這部電影就被播放了將近29000次。
最讓觀眾津津樂道的是,除了片中孩子是由亞裔兒童扮演的,其余全部由美國演員飾演,女主角小玉更是由曾4次摘得奧斯卡影后桂冠的凱瑟琳·赫本擔當。她飾演片中一個有著自覺女性覺醒意識的兒媳婦,描起丹鳳眼,梳上“江姐頭”,由於身材有點高,她不得不穿著男式的中式對襟服飾,她將一個中國上個世紀初農村婦女的果敢和堅強展現得淋漓盡致。甚至有網友指出,看凱瑟琳·赫本演中國人的“震驚指數”,就相當於“讓范冰冰去演撒切爾夫人”。
一名叫“雲電影”的網友回憶自己多年前看此片的經歷,“最初看時,見中國農民有一張洋人的面孔,會有點不習慣。但的確拍得很好,背景朴實逼真,演員也演得不錯,漸漸就沒了這種感覺。”
除了演員的表演,影片中的布景也讓人驚艷,雖然是在洛杉磯附近搭的景,但卻將中國南方富有特色的地方景觀都展示了出來,不但有江南的水田,池塘、農舍、柳樹和桃花,片中男主角譚凌的三兒子一出場就騎著水牛,頭戴斗笠,在牛背上吹著橫笛,不禁讓人想起杜牧的名句“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情畫意。
《龍種》是米高梅公司向美國加入同盟軍打擊法西斯之舉表達敬意之作,是一部典型的抗日主旋律電影。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作家賽珍珠原著小說改編。電影《龍種》獲得1945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提名。
著名投資人李開復在轉發該片視頻時表示:“當年有關中國的電影都是由美國人飾演華人,因為好萊塢好的華人演員很少,直到1960年以后才有亞裔演員(在好萊塢電影中)飾演華人。”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著名導演貝托魯奇在開拍《末代皇帝》時,就選擇了華人演員尊龍來扮演溥儀,可以想象,《龍種》當時用外國演員來扮演中國人,完全是不得已而為之。
此外,《龍種》這部片中處處都有帶著中國人特點的台詞,比如 “女人解放了小腳,就像山羊一樣亂跑”、“打得越多,老婆就越服帖”等,不少網友驚呼“亮瞎了眼”。
片中還出現了幾個版本的《義勇軍進行曲》,作為片中的主題曲貫穿全片,熟悉的旋律也讓網友們感奮不已。
《龍種》當年的拍攝預算高達300多萬美元,是當時好萊塢普遍成本的3倍以上。因此有足夠的金錢來真實還原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農村風貌,劇組在距離洛杉磯57公裡外的聖費爾南多峽谷裡,建起了一座佔地120英畝的中國農庄。其中,50英畝的山地被改造成梯田。12英寸粗的管子鋪了一英裡長,以便用500萬加侖(約合1.9萬立方米)的水,把這個地區淹沒,造出“水稻田”。劇組還蓋起了十間中國農舍。
片中每位演員將頭發染黑,特意化妝成“小眼睛”。為了在外形上接近中國人形象,赫本每天都要早起,化很濃的妝。她很喜歡“小玉”這個角色,不但將小說讀了許多遍,還專門研究了在美國可以找到的關於中國的印刷品。
但瑕疵不是沒有,因為道具組並沒有買到中國農村的“土狗”,因此隻能找一條當時還沒進入中國的“雪納瑞”犬代替。此外,影片中譚凌女婿吳廉開的一家店鋪的門牌上寫的是英文“WU LIEN”,可以想象,這部電影的主要目標觀眾還是西方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