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梅屋庄吉捐贈孫中山銅像始末

孫娟娟
2013年06月05日13:3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梅屋庄吉, 1868 年出生在日本長崎,他早年在香港等地經營照相館,有了資金積累后回日本東京創辦電影院和電影業,並大獲成功。梅屋庄吉是1895 年2 月在香港與孫中山相識的, 當時孫中山正在香港籌建興中會總會,同時募集經費准備發動第一次武裝起義。為了幫助孫中山實現他的革命計劃,在一個慈善團體舉辦的宴會上,老師康德黎將一位正在香港經營照相館的日本青年梅屋庄吉介紹給了孫中山。兩天后孫中山到香港中環贊同孫中山的想法,主張日本應停止侵略擴張,並與中國及亞洲所有被壓迫的民族和國家聯合起來互相援助,實現各國的獨立繼而實現亞洲的復興。他認為孫中山領導的中國革命不僅是為了一個國家而是為了整個亞洲, 他決定要用行動來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所以那天當孫中山向梅屋介紹了他准備發動廣州起義的計劃時, 梅屋當即承諾“君若舉兵,我以財政相助”。后來梅屋庄吉就用他一生的行動來實踐諾言。梅屋一面經營著他的照相和電影事業,一面盡全力在經濟上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 后來他甚至把資助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作為自己人生的目標和發展實業的動力。據不完全統計,他先后援助孫中山領導革命活動的經費, 折合現在幣值達十億多日元。孫中山為有一位始終與自己共鳴的“同仁”而欣慰,他題寫“賢母”、“同仁”給梅屋,梅屋稱孫中山為“生死與共的友人” ,他們之間的友誼長達三十多年。

鑄造孫中山銅像以緬懷故人

由於過多的悲傷,晚上梅屋庄吉常常睡不著覺,身體更加虛弱。之后在親友的幫助下,他才慢慢恢復。經過思考,他決心把對孫中山的懷念化作自己的行動,來報效故人之深情。1926 年10 月10 日是孫中山創立民國十六周年的紀念日,當天梅屋在日記中寫下了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及解決時局的主張“召開國民會議,廢除不平等條約” 等內容。他決定要把宣傳孫中山的思想和從事日中友好事業作為自己今后人生目標。那麼用什麼方式來宣傳、緬懷孫中山先生的思想和革命業績呢?經過考慮,梅屋決定首先鑄造孫中山銅像。最初的計劃是鑄造7 座孫中山銅像,准備分別安放在中國和日本各地。梅屋的女兒千勢子當時曾問父親為什麼要鑄造孫中山銅像?梅屋說:鄰邦日本的民眾如此尊敬孫中山,應該用具體方式表現出來。樹銅像可以提醒人們牢記孫中山的主義,竭誠遵守孫中山的遺囑。況且中國文盲多,以形象進行宣傳、教育的方式更為有效。

1931年1月梅屋庄吉鑄贈給中山大學等的兩尊孫中山銅像,中立者為梅屋庄吉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