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在陳雲黨風廉政思想研討會上的發言

徐建平:廉政楷模 道德典范——從文物看陳雲的廉政觀

陳雲紀念館館長 徐建平
2013年06月07日15: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三、遵章守紀,是廉政觀的基本途徑

任何法律、法規和制度都要落實在行動上。正如陳雲所指出:“遵守紀律不是在口頭上,而是在實際行動上。口頭上說遵守紀律是容易的,困難的是在實際行動上真正遵守紀律。所以黨觀察黨員是否遵守紀律,要看他的行動。”陳雲的文物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他帶頭遵章守紀的情況。

在紀念館的一樓序廳停放著一輛紅旗牌的轎車,這是中央配給陳雲的車。陳雲明確要求:不准家人搭乘他的車。因此,在紀念館的庫房裡,還保存著一輛紅旗牌的自行車。這輛自行車是於若木外出的交通工具。兩輛紅旗牌車是陳雲遵章守紀的最好見証。在紀念館保存著一張陳雲在醫院住院時打碎台燈燈罩賠款的收據。當時,發現台燈損壞后,醫院並沒有打算收賠償費用。但是,陳雲說:損壞東西要賠償,這是醫院的規定,我們要遵守。最后做了賠償。1995年4月10日,陳雲同志交了自己一生中最后的一次黨費,這張收據也保存在紀念館﹔還有他在虹橋迎賓館休養時,繳納伙食費的收據等等。每次展出這些文物時,都令觀眾感到驚嘆,他們不敢相信,一位偉人對自己的要求是如此嚴格。正如陳雲的秘書所說:“首長對自己的要求幾乎到了苛刻的地步。”

陳雲定下的規定,他都帶頭執行。1961年11月上旬,由於受到寒流影響,北京氣溫陡降。11月10日,周恩來去陳雲那裡,發現他披著棉被在床上看文件,仍被凍感冒了。周總理於心不忍,馬上表示特許這裡提前幾天供暖氣,陳雲卻堅決說道:“11月15日,供暖的時間是我定的,我不能破這個例。”

陳雲同志一生酷愛評彈,工作之余和養病時聽聽評彈,是他放鬆疲勞、調節頭腦和筋骨的好辦法。在上海、蘇州等地聽評彈時,陳雲堅持買票入場入席。為了聽評彈的新節目,他請人錄制了幾盤磁帶,堅持付了費用才肯接收。他誠懇地對來人說,我當中紀委書記,不能壞了規矩,應當帶頭遵守黨的規矩。

陳雲從不收禮。他常說,“很多人送禮是為了有求於我,我若收下,以后決定事情必有偏差。”有一年秋天,各大軍區來京匯報軍事演習。有兩位軍區領導到陳雲的住所匯報工作,順便帶了兩盒葡萄。當他們起身告辭時,陳雲讓他們把葡萄帶走。兩位領導一再解釋,這不是送禮,只是讓首長“嘗嘗鮮”。在一再勸說下,陳雲摘下10個葡萄,微笑著說,這叫“十全十美”,剩下的你們還得帶回去。兩位軍區領導感佩不已。陳雲曾幽默的說過,“如果主席、總理給我送禮,我就收,因為他倆沒有求我的事兒。”

“言必行,行必果”。黨員干部隻有帶頭執行規定,把口號落實在行動上,把承諾兌現在服務上,才能調動全黨的積極性,形成高度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四、重視教育,是廉政觀的必要條件

陳雲不僅是對自己要求嚴格,也同樣重視對子女和身邊人員的教育。陳雲同志指出:“希望所有黨的高級領導人員,在教育好子女的問題上,給全黨帶好頭。決不允許他們依仗親屬關系,謀權謀利,成為特殊人物。”

陳雲對自己的子女要求十分嚴格,要求他們“讀好書,做好人”。 “文化大革命”期間,陳雲被下放到江西“蹲點”。由於廚師生病,陳雲長女陳偉力臨時到江西為他做了10個月的飯。陳雲對女兒說:“你在這裡10個月,是為了照顧我,沒有給國家做事,就不能拿國家的工資,回去后,要把工資退給單位。”后來,單位還給陳偉力開了一張收據,現在這張收據也保存在紀念館。

1977年中央決定恢復高考制度,陳雲的二女兒陳偉華在郊區教書,知道這一消息時,距離高考不足三個月,年近30的偉華央求父親為她找個大學的老師“輔導一下”,父親以疑惑的眼光看她一眼離去。事后母親告訴她:你爸說這是“走后門”。要考就憑自己的本事考進大學門。后來,偉華靠自己的努力考進了北師大。

紀念館還保存著一封陳雲寫給革命后代陸愷悌的信,在信中,陳雲以父兄的責任,叮囑陸愷悌,“千萬不可以革命功臣的子弟自居,切不要在家鄉人面前有什麼架子或者有越軌違法行為,這是決不允許的。你們必須記得共產黨人在國家法律面前是與老百姓平等的,而且是守法的模范。”“我與你父親既不是功臣,你們更不是功臣子弟。這一點你們要切記切記。”

“公生明,廉生威”。無論對待自己的子女,還是對身邊人員,都能保持公正,不偏私,這才能保持自己的威望。這是值得我們后人永久學習、宣傳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清醒認識黨風廉政建設的緊迫性,制定了“八項規定”等一系列重要措施,不斷推進反腐倡廉理論和實踐創新。今天,我們不僅要學習陳雲的廉政風范,更為重要的是,在新的形勢下,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過程中,要從陳雲的廉政思想中汲取營養,從而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風廉政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不斷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責編:王新玲、孫琳)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