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揮師續長征
1935年2月17日清晨,細雨淅淅瀝瀝,寒風朔吹凜凜。川南古藺縣白沙場四圍群山蒼翠,被雨水洗滌的草木迎風曼舞,點頭致意。
毛澤東走出白沙場魚塘灣三合頭瓦房,趁隨行人員收拾行李之際,深情地了望白沙場的山山水水,田園農舍,女兒出生和寄養的長榜上村……
“主席,上馬!”陳昌奉的呼喚使毛澤東收轉眼神。他躍身上馬,約上張聞天、王稼祥、博古等人並羈而行走過白沙場街市,踏上崎嶇的山路,揚鞭策馬繼續長征……
毛澤東、賀子珍隨中央紅軍長征離開白沙場后,好心腸的張二婆為毛澤東和賀子珍的女兒取名“王秀英”。省吃儉用的張二婆為小秀英買吃買穿,精心呵護。沒有奶吃,叫15歲的外孫女背到河對面幾裡路的崔家乞討﹔逢白沙場趕集的日子,把秀英背到街上求有奶的婦女喂上幾口﹔靠討奶難以滿足秀英,祖孫倆磨米粉、煮米羹,一滴一點地喂給秀英。漸漸,秀英紅扑扑的小臉上常堆滿笑容,人見人愛。張二婆抱著秀英對外孫女說:“你爹媽死得早,我家沒有多的人,我們把這個妹兒帶大。如果將來她爹媽來接她,我們對得起他們﹔如果她爹媽不來接,她就是你的親妹子。你們成人后,互相有個照應。”
誰知,3個月后小秀英突然渾身生瘡,白天不吃不喝,夜晚大哭大鬧。張二婆叫外孫女趕快背秀英去白沙場治療,幾個醫生的藥吃過了,不見好轉。后來,秀英病歿了,張二婆祖孫倆傷心地痛哭了許久。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