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娟
2013年06月14日16: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回國途中遇見了“我的命運”
1907 年夏,年僅9 歲的宋美齡跟隨二姐宋慶齡遠渡重洋赴美留學,先后就讀於新澤西州薩米特鎮波特溫學校、佐治亞州德馬雷斯特皮德蒙特學校、威斯裡安女子學院,1913 年夏宋慶齡大學畢業回國,宋美齡轉至馬薩諸塞州的韋爾斯利學院就讀。當時哥哥宋子文在哥倫比亞大學念書,充當了宋美齡的監護人。在韋爾斯利學院讀書期間,宋美齡與宋子文在一起,自然會認識不少的中國留學生,其中不乏追求者和心儀之人。但青少年時期的戀情,猶如雨后的彩虹,美麗而短暫。1917 年6 月宋美齡畢業后,帶著對美國的無限依戀和哥哥一同自紐約啟程回國。就在回國的輪船上,宋美齡遇到了令她“神魂顛倒”的Mr. Van Eivigh。此人是一名建筑師,父親是荷蘭人,母親是法國人。在船上相處的十多天裡,兩人互相吸引。19 歲正是渴望愛情的年齡,當Van Eivigh 提出要宋美齡嫁給他的時候,少女的心動了。
回到上海后,宋美齡享受著溫馨的親情和舒適的家庭生活,但她的感情問題受到了家人的干涉。父親宋耀如雖是留美回國的傳教士,母親倪珪貞卻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女性,又是一位非常傳統而保守的基督徒。他們不想讓年僅19 歲的小女兒過早地結婚,更不願讓她嫁給一位外國人,因此堅決阻撓宋美齡和Van Eivigh見面。父母的態度使得宋美齡的情緒很低落,她對待婚姻問題表現得非常悲觀。1917 年8 月16日在給密友米爾斯的信中,她寫道:“我很樂於待在家裡,也不想結婚,特別是因為我告訴過你在船上遇見了‘我的命運’。既然我不能和我真正在乎的人結婚,我也不會和其他任何人結婚,除非是為了名聲和金錢。”
宋美齡、宋慶齡與鮑羅廷夫人在廣州寓所品茶
家人的態度終究發揮了作用,直至次年春天依然拒絕讓VanEivigh 來上海和宋美齡見面。不出半年,這段甚至沒有開始的戀情就不了了之了。為此,宋美齡和家人鬧得很僵,甚至還傷心難過了好一陣子。此時的宋美齡最擔心的不是嫁給什麼樣的人,而是懼怕自己的人生隻有婚姻,她還想要工作,想要一份職業,不想在結婚前成為家人的依附者。盡管父母反對宋美齡過早結婚,但婚姻幸福的兩個姐姐宋藹齡和宋慶齡卻熱情地為小妹安排社交並張羅婚事,這也讓宋美齡感到厭煩。她告訴米爾斯,要是姐姐們再對她談及婚姻,她就要回美國了!顯然,回國三個月后的宋美齡,還沒有適應家人對自己的“關心”,她以賭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其實,在美國求學時,宋美齡也曾經“迷戀”過一名男生,但過了大學二年級后,她就不再喜歡他了。十年的留學生活,使宋美齡養成了獨立的個性,那時候喜歡與否都由著自己。回國后,不管是家人的反對,還是姐姐們好心的安排,都讓她感到不能自主。
上一頁 |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