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粟裕在南昌起義:重傷仍堅持趕上部隊

劉志青

2013年06月24日10:2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南昌起義軍余部向西北轉移的行動,很快被敵人發覺。10月17日,國民黨第三十二軍軍長錢大鈞率領第十八師追到了武平縣。起義軍寡不敵眾,加之缺糧少彈,無法與強敵持久地硬拼硬打。激戰兩個小時后,朱德下令部隊撤出戰斗。起義軍向武平縣西北方向轉移,粟裕所在排奉命掩護。粟裕和戰友們一陣猛打,敵人不知虛實,慌忙退卻。

突然,一顆子彈從粟裕右耳上側頭部顳骨穿了過去。粟裕隻覺得頭部猛然受到一擊,隨即倒在地上,動彈不得,心裡卻依然很明白,隻聽排長說:“粟裕呀,我不能管你啦。”隨后,排長卸下粟裕的駁殼槍,丟下他走了。不久,粟裕從昏迷中蘇醒過來。剛才還血肉橫飛的戰場,此時靜得可怕。粟裕當時隻有一個念頭:無論如何要站起來,趕上部隊,絕對不能離開革命隊伍。他咬緊牙關猛地站了起來,但腿一軟身子一晃,又倒在地上。粟裕用力順著山坡往下滾,一直滾到了路邊一片水田裡。正好有幾個南昌起義軍戰友沿著山邊走來,發現了粟裕。他們連忙把粟裕扶起來,給他包扎好傷口,攙著他趕上了部隊。粟裕一生六次負傷,這是他第一次負傷。

武平縣西北五公裡處有一條山路叫石徑嶺,地勢險峻,懸崖峭壁間隻有一個隘口可以通過。南昌起義軍余部要向西北轉移,這是一條必經之路。經過偵察,起義軍發現隘口被地主武裝民團佔領著。為了出其不意制伏敵人,朱德率領幾個警衛人員,從長滿灌木的陡壁攀登而上,從側后發起進攻。戰斗力本來就不強的民團,遭到突然打擊,丟下武器四散逃命。朱德站在斷壁上,手握駁殼槍,指揮部隊勝利通過了石徑嶺。

經過武平縣城戰斗和石徑嶺戰斗,南昌起義軍余部擺脫了國民黨軍的重兵追擊,進入了贛南山區。飢餓、疲憊、傷病折磨著官兵,革命前途十分暗淡。逃跑、叛變的官兵每天都有,粟裕卻堅持了下來。他拖著重傷的身軀,堅定地跟著部隊前進。

天心圩軍官會議、大庾整編和上堡整訓

10月下旬,南昌起義軍余部到達江西省安遠縣天心圩。第二十五師領導及多數團領導已經離隊,起義軍隻剩下1500余人,長短槍1000余支,機槍2挺。就在隊伍瀕於潰散的關頭,朱德主持召開了全體軍官會議。朱德以俄國十月革命為例子,對大家講中國革命的長期性、曲折性。他鼓勵大家不要灰心,要相信中國革命總會成功的。他還表示,革命是心甘情願的事業,不願革命的可以回家。朱德的講話深入淺出,給大家以極大的鼓舞。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三團政治指導員陳毅、第七十四團參謀長王爾琢,堅決贊成朱德的意見,表示要斗爭到底。陳毅誠摯地對大家說:“南昌起義是失敗了,南昌起義的失敗不等於中國革命的失敗。中國革命還是要成功的。我們大家要經得起失敗局面的考驗,在勝利發展的情況下,做英雄是容易的﹔在失敗退卻的局面下,做英雄就困難得多了。隻有經過失敗考驗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們要做失敗時的英雄。”天心圩軍官會議意義重大,粟裕也參加了。聽著這些充滿激情和樂觀的講話,粟裕的革命信念更加堅定了。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粟裕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