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導彈將軍張愛萍:我們不能沒有打狗棍

第二炮兵

2013年07月05日08: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五)

張愛萍將軍作為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老一輩革命家,不僅挾著"兩彈一星"的煌煌功勛和中國戰略導彈部隊拓荒者、建設者、領導者的英名,光耀青史,傲然登上中華民族的偉人祠,更以他特立獨行、高風亮節的思想境界和工作作風,給我們留下一筆豐厚的精神遺產。

無論當年在總參還是軍委工作,張愛萍同志一直分管尖端武器和高技術軍兵種建設,面對技術日新月異、裝備復雜多變、學科縱橫交錯的系統工程,他以敢立潮頭開拓創新的精神,與時俱進,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目光遠大,思想敏銳,不唯書,不唯上,隻唯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不論是拿方案,作決策,抓建設,他都堅持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確保方案、決策的正確。60年代中期籌建導彈作戰基地時,為了探清一個陣地的方位、坐標和射程,他親自用尺子測量地圖。他諄諄告誡主管部門的同志,蘇聯的地形與我們不同,決不能照搬他們的數據;要正確理解軍委的批復精神,決不能機械地執行;什麼事物都是發展的,不能抱殘守缺,要大膽解放思想,后建的陣地要比先建的有所發展,一個比一個好;要認真總結經驗,勇於創新,不能墨守成規,要多動腦筋,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特點的新路子。這些思想作風和工作方法,充分體現了我們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工作作風和思想方法,也鮮明地打上了張愛萍的性格烙印。

張愛萍將軍當年到導彈基地勘測定點時,身后總是帶著一批導彈、工程方面的專家和技術人員,不僅一起爬山涉水,勘察選點,而且還廣泛咨詢專家的意見,最后才拍板定案,確保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他不僅推崇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之風,而且身體力行,孜孜不倦地帶頭學習,使自己成為卓越的領導者和"內行"。他語重心長地要求我們:二炮武器裝備復雜、技術性強,掌握和使用這種武器裝備的人,應該具有更高的現代科學知識和作戰指揮能力,一方面要不斷提高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培養和選拔一大批適合部隊需要的高級指揮、操作和技術人才。在他的支持下,二炮先后設立了"總師系統"和"輩子兵"制度,建立了三級導彈專家體系,這對於突出二炮部隊的特色,促進部隊戰斗力的生存和發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張愛萍同志功勛卓著,可是他居高權重而不自矜,德高望重而不倨傲。當年跟隨他一起勘察過導彈陣地的第一代導彈人,至今回憶起來仍吁噓感嘆,無不充滿崇敬之情。每到一地選點,他心憂最多的是佔不佔良田、會不會造成大量的移民,指示作戰陣地遠離農田和村舍,要求基地領導,盡管導彈部隊涉密程度很高,但要像戰爭年代一樣依靠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進行建設,人民才是最好的哨兵。他不僅要求部隊這樣做,自己也身體力行。有次勘察住地方賓館,他身著便衣從二樓往下走,恰逢地方一位同志往上走,在樓梯口警衛干部攔住,要讓首長先走。他看到后一臉不高興,批評說"我又不是國民黨,搞那麼等級森嚴,你為什麼不讓他上樓。"說得那個警衛干部愧疚不已。在勘察路上,地方政府安排交警在路口疏導車輛,以保首長車隊安全通過,他臉露慍色,命令所有警察撤走,憤慨地說"哪有共產黨怕老百姓的!"他坐的嘎斯吉普在南方山區剛停下來,突然圍上山區一群孩子東摸摸西看看,驚異地稱他的坐車為"蛤蟆車",久久不願離去。看到孩子們渴慕的神色,他和顏悅色地問想不想坐車,當孩子們羞澀地點頭時,他吩咐司機拉上孩子們轉一圈。十幾個孩子爭先恐后地擠進他的坐車,開了好幾公裡,才戀戀不舍地下車回家。山裡的孩子坐上將的小車,一片蒼生情,躍然天地間。

在人民解放軍將星璀璨的行列裡,像張愛萍這樣知識淵博、興趣廣泛、多才多藝的一代儒將並不多見。他橫戈馬背,胸裝百萬雄兵,屢建奇功。戰地黃花, 詩以言志,始終跳動著將軍詩人的豪邁詩情,他以詩、書、攝影見長,揮舞狼毫,仰天吟嘯,將一代神劍將軍的鐵血豪情躍然紙背,真實地記錄了人民解放軍現代化進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活動。他對第二炮兵部隊情有獨鐘,多次寫詩填詞,抒發對廣大火箭官兵的濃濃深情和一片厚望。1983年1月18日,張愛萍同志應約為第二炮兵《長纓》雜志作詞《破陣子•贊長纓》:"會挽雕弓飛箭,自有鼓角連營,山嶂疊巒固金壘,花果仙洞勝天兵。空中喜長纓。天外惡狼敢射,瞬息霹靂震驚。為報祖國肩重擔,斬斷魔爪正義伸,奇陣雄風生。" 1985年10月19日,他出席第二炮兵黨委常委擴大會議,題寫了"天兵神將衛中華"。次年6月28日,在第二炮兵成立20周年紀念會上,他揮筆題詞"騰飛",書贈全體官兵,並賦詩一首"艱苦創業不可志,建設新軍美名揚。威懾妖魔國威壯,會挽雕弓射天狼。" 1987年11月,即將卸去國家和軍中要職的老首長再次揮毫,最后一次為廣大火箭官兵作詞《西江月•為長纓雜志第100期贈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指戰員同志》:"常在密林深處,歷盡雨雷風霜。練得武藝本領強,現代新軍首創。戰略堅持不懈,居安思危久長。萬山布陣衛國防,誓把飛賊埋葬。"寄托著對一代代火箭官兵無盡的厚愛和期冀。

一代名將乘鶴去,東風萬裡喜長纓。張愛萍同志雖然與我們永別了,但是他並沒有走遠,他的英名與蟄伏在大山戈壁的共和國的地下長城熔鑄在一起,當導彈掠過九天的時候,與我們共一片藍天,一起呼喚東風,一起長劍在握,護衛著祖國的萬裡天疆,讓和平歲月永駐中國的天空。 

上一頁
(責編:王新玲、趙娟)
相關專題
· 開國上將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