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那一年,數萬忠骨埋長城

76年前南口戰役慘烈悲壯 101歲抗戰老兵流淚追憶(圖)

王歧豐 李木易
2013年07月08日09:38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探 訪

南口戰役舊址建起紀念碑

7月2日下午,昌平區南口鎮南口村,烈日之下,街道上行人寥寥。“南口戰役?沒聽說過。”偶爾遇到村裡的年輕人,都表示對南口戰役並不了解。隻有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表示,聽說這裡打過大仗,中國軍人用大刀砍下不少鬼子的腦袋。

南口村就是76年前的南口城。村裡有兩處遺址,一處是老城樓,一處是被日軍炮火炸壞的烽火台。可惜老城樓近年被復建翻新,隻剩一堵影壁牆還是當年的模樣,被列入昌平區文物保護單位。這堵影壁牆的保存現狀也令人擔憂,不僅牆頭上長滿了草,牆體也出現多處破損。目前,這堵影壁牆還被一戶人家用作院牆。

被日軍炸壞的烽火台位於南口村東約200米的山上,村裡人叫它東墩台。也許,在76年前的那個夏天,當日軍的鐵蹄踏入南口古城時,中國軍隊阻擊的槍聲就在東墩台上響起。

距離南口村大約3公裡的南口公園裡,2007年立起了一座南口戰役舊址紀念碑,碑文上簡要記述了南口戰役的經過。有了這座紀念碑,才讓南口地區的很多居民了解到,自己腳下這片土地上,曾發生過一場震動中外的大戰。

8年踏遍300平方公裡戰場

昌平個體商戶楊國慶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一位南口戰役研究者。7月3日上午,楊國慶在自家小店的地下室裡,向記者介紹著他的近3000件藏品,主要包括生鏽的子彈、炮彈殘片、刺刀、鋼盔、日本軍牌,甚至還有軍人的遺骨。

2005年至今,8年來,楊國慶走遍南口戰役的80多個陣地,大約300平方公裡,發現了南口戰役留下的大量戰爭遺跡。

楊國慶喜歡戶外運動,在2005年一次登山中,他在昌平西部海拔1400多米的山峰上,發現人工開鑿的戰壕等工事。而附近山頂烽火台上,遍布彈孔。

這件事情一直縈繞在楊國慶的心頭。2006年年初,他跑到昌平區檔案館查資料,才知道,在昌平,竟發生過一場震驚中外的南口戰役。從此,楊國慶的上山“仿古”之旅一發不可收拾。

還有多少遺骨散落山間

每一次上山搜索之后,楊國慶的心情都會變得沉重。

2008年4月的一個下午,楊國慶在南口清理一段戰壕,發現了一個鐵壺,旁邊挨著一個搪瓷碗。楊國慶小心翼翼地移開那個鏽跡斑斑的鐵壺,在碗裡面竟然發現兩頭蒜。“開始我懷疑是登山的驢友留下的,可后來發現蒜和軍用水壺、鐵碗是放在一起的。70多年了,一定是當年沒有來得及吃的兩頭蒜。”

在一次搜尋中,楊國慶還意外發現一枚青天白日帽徽和一塊日本士兵軍牌,兩枚遺物距離不過50厘米左右,旁邊還散落著幾塊遺骨。“當時很可能發生了肉搏戰。”

2012年9月,楊國慶在昌平長峪城高樓北2號樓發現一具完整骸骨。他推測,出土遺骸應為戰死的中國士兵。對於遺骸的處理,楊國慶想建一個紀念園,將連同這幾年陸續發現的遺骨一起安葬,再立一座碑。楊國慶說,他在探訪中曾結識一位馬復增老人,他是當年戰役的見証者。70多年前,在其所在村庄附近的山上,中日軍隊曾展開激烈厮殺。戰斗結束后,18歲的馬復增和一些村民到戰場上撿東西,當時的場景令他一生難忘。幾十名中國士兵的尸體橫在山頭,人走過去都插不進去腳,尸體沒有完整的,很多人死時手裡還攥著槍,扯都扯不下來。

馬復增老人回憶,當時日本人撤下來的時候,陣亡士兵的尸體就在山下焚燒后裝進了骨灰壇。而中國士兵的尸體被暴尸數日后,才被鄉親們偷偷掩埋。

“還有多少陣亡將士遺骨留在山上。”楊國慶希望,有關部門應該組織力量進行徹底的搜尋。

(責編:常雪梅、王新玲)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