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萍同志復出后,認真貫徹中央提出的“調整、改革、整頓,提高”新的八字方針,抓整頓。他認為:首先是整頓思想、品德、作風。其次是改善科研生產管理,加強管理能力。再是整頓體制。抓軍隊的整頓,並提出了三項科研任務,即研制洲際導彈、潛地導彈和通信衛星,后來都取得了成功。特別是他和科學家一起集集體之大智慧,創造性地總結出我黨我國領導大科學工程的兩條指揮線的原則:一條是技術指揮線﹔一條是行政指揮線。技術指揮線,行政領導不得干涉﹔行政指揮線完全是保証技術指揮線暢行無阻,一路綠燈。在完成““兩彈一星”工程、完成三項科研工程任務,即洲際導彈、潛地導彈和通信衛星,以及后來的載人航天工程中,這兩條指揮線被實踐証明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國際上也屬首創。
——和彭德懷一樣剛直不阿的品格。愛萍同志長期在毛澤東主席稱道的“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彭德懷同志手下工作,他對彭德懷是很佩服的,敢說真說,樂辦實事,具有彭老總一樣的品格。1959年夏天的廬山會議我爹加了。會議后期彭德懷同志給毛澤東主席寫了一封長信,后被稱為“萬言書”,發給了與會的每一個人,信的內容是在肯定1958年成績的基礎上,看重指出了“大躍進”以來中央工作中的嚴重失誤及其原因。張愛萍和我與許多人一樣,心裡稱贊信寫得好,實事求是,分析透徹,言辭中肯,體現了一個老共產黨員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關心及對祖國建設的憂慮。特別令愛萍興奮的是,這封信中還引用了他給彭老總提供的一些事實。沒想到7月23日,會議主題由糾“左”,一下子變而為反右。少數別有用心的人乘機推波助瀾、落井下石。長期稱病的林彪,一改平日的病態,表現出少有的瘋狂。他大罵彭德懷是“偽君子”、“陰謀家”、“野心家”,無根據地指責彭德懷“裡通外國”,組織“軍事俱樂郜”,“要分裂黨”“逼毛主席下台”。這次會議開了黨內民主生活一個不好的先河。會議通過了《關於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決議》,罷了彭德懷同志的官。對此,當時在我的心中打了一個很大的問號,內心很痛苦。愛萍同志也將許多思考深埋在自己心底。我們清楚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對中央的決定不能不服從。這正像后來一位黨內老哲學家自我批評的那樣,犯了“忠誠的愚蠢,愚蠢的忠誠”的錯誤。從大局說,愛萍和我都感到“有心報國,無力回天”,但個人內心深處總感內疚。
會結束了,不少人都坐著飛機走了。張愛萍帶著女兒小艾正准備去坐總部機關工作人員乘坐的那架飛機。作戰部長王尚榮告訴他:“彭老總坐的飛機還空著,沒人跟他一起走。”張愛萍說:“走.我們跟他一起走。”一路上,彭德懷一句話都沒說,兩眼直瞪瞪地看著一個地方。以至於他7歲的女兒小艾回到家還問張愛萍:那位不說話的伯伯在生誰的氣呀?
我和張愛萍同志交談過,我們當初找共產黨,革命的目的都很簡單明了:一是不當亡國奴,二是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度愛萍同志之心,革命勝利后,當領導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了給人民做事。所以他位高,沒有“官本位”的迂腐,卻有無產階級的博大胸懷。因此,他參加革命七十多年,九死一生,“文革”五年囚禁,折斷了一條腿,10次讓職,3次辭職,政治上三落三起,忍辱負重,卻毫無怨恨之心,始終相信人民群眾,依靠人民群眾,熱愛人民群眾,以一個平民百姓來要求自己,心中想的是老百姓,做事為的是老百姓,千錘百煉,革命意志老而彌堅。他長我3歲,93歲去世,我坐著輪椅為他送別。今年是他逝世—周年,我動筆寫了這篇文章,題目就叫《平民將軍》,用來寄托我的哀思,並獻上為周年所做的小詩一首:
去年今日八寶山,為送君行瞻遺容。
身披便裝手持杖,瀟洒自如一平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