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宋慶齡鐘愛的幼弟宋子安:他最了解我

何大章
2013年07月16日08: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7 月15 日,最后的一個轉折出現了,汪精衛步蔣介石的后塵實施“分共”,武漢政府向右轉。事變發生的前一天,宋慶齡拒絕出席“分共”會議,並發表《為抗議違反孫中山的革命原則和政策的聲明》,痛斥國民黨領導人背叛孫中山、背叛工農,宣布將不再參加“新政策的執行”。團結一致的宋氏家族分成了壁壘森嚴的兩個陣營,盡管人數上是那樣懸殊。8 月23 日,宋慶齡秘密啟程流亡到蘇聯。

1927 年12 月,宋美齡嫁給了宋慶齡最不齒的蔣介石。1928 年上半年,宋子文就任南京政府財政部長﹔蔣介石任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孔祥熙就任工商部部長。

1928 年6 月下旬宋子安拿到了碩士學位。7 月初,他從哈佛大學整裝回國。從離開上海到當下,時光僅僅走過了七百天,國和家都變得陌生了。想到宋慶齡一個人獨自流亡在外,宋子安特意繞道德國探望二姐。見到幼弟學成歸國,宋慶齡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她詳細詢問子安在美國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耐心地給子安講解了國內的政局。她還陪子安參觀了柏林大學( 特別是該校的圖書館),游覽了柏林最大的公園——蒂爾公園和其他一些名勝古跡。當時與宋慶齡同在柏林的章克寫道:“在宋子安與她在一起的五天裡,我在旁觀察到宋慶齡對宋子文和宋子安的感情是比較深厚的。她是多麼渴望她能和她的母親和這兩個弟弟經常在一起,敘天倫之樂啊! 但因種種原因,這個願望很少得到實現,他們之間,分離的日子多於相聚的時光。”章克說:“宋子安因急欲回上海,所以在柏林隻住了五天,臨別時宋慶齡還親自陪他到漢堡市,送他登上赴上海的郵輪。”

但是看起來章克並沒有陪同姐弟倆一起去漢堡,很可能只是聽宋慶齡這樣說。因為事實上, 宋慶齡與宋子安是一起離開德國的。他們7 月12 日抵達法國巴黎,其后又到歐洲的幾個國家游覽。

1928 年8 月21 日, 宋慶齡在致楊杏佛的信中寫道:“我們剛從布拉格回來。我與子安旅行了一個多月,先到巴黎去美國醫院作X 光治療,再去瑞士湖間鎮這可愛的阿爾卑斯區,還去了奧國、捷克……在旅途中我曾寄上幾張明信片,讓你了解我們訪問的國家。”從語氣中就可以體會宋慶齡在長期政治重壓下感受到的難得的輕鬆。根據她的敘述,宋子安7 月6 日或7日抵柏林,12 日抵巴黎,8 月21 日回到柏林。這一次的結伴旅游不僅在姐弟二人之間是唯一的一次,即使在宋慶齡的一生中,這樣長時間的休閑,也是絕無僅有的。

由於沒有足夠的生活費用,宋慶齡在德國的生活是很艱苦的。章克每天中午會陪宋慶齡到中國餐館吃一份快餐(即由飯館事先准備好的一份菜肴和主食品。大都為大米飯、豬排或牛排和蔬菜。都放在一隻橢圓形的盤子裡),每份一個馬克,外加二十分小賬。當時一馬克相當於一塊中國法幣。宋子安聽到這種情況,很為宋慶齡的健康擔憂。啟程回國前,他背著二姐將自己的余款全部交給章克,用作二姐的生活補貼,並囑咐章克照料好二姐的生活,生活中如出現困難立即給他寫信,他一定全力支持。

宋子安回國了,他帶回了宋慶齡在國外生活的最新情況, 也因此成為宋氏家族與宋慶齡溝通的最佳渠道。

1929 年,中山陵建成,孫中山的國葬即將舉行。3 月, 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提議委派宋子安赴德國迎接宋慶齡回國(后改為“出關迎迓”)參加孫中山的奉安大典。5 月17 日宋慶齡抵達沈陽,宋子安和哥哥宋子良作為蔣介石和國民黨中央的代表在車站迎接。此后, 他又陪同宋慶齡抵達北平,舉行孫中山遺體改殮儀式,並全程陪同宋慶齡隨孫中山靈櫬南下。奉安大典結束后不久,宋慶齡再度回到德國。

宋子安回國后,參與了宋子文推行的鹽稅改革,出任鬆江鹽務稽核所經理,后升任鬆江鹽運副使。為了打擊食鹽走私,宋子文加大了武裝緝私的力度,宋子安被任命為蘇屬鹽務緝私局局長。

1931 年7 月倪太夫人倪珪貞病逝。宋慶齡從德國匆匆趕回上海。兄弟姐妹終於又相聚一堂,但卻失去了母親。

1932 年8 月,宋藹齡、宋慶齡、宋子文、宋美齡、宋子良、宋子安一起,在上海萬國公墓宋氏墓地為父母宋耀如、倪珪貞建合葬墓。建合葬墓之前, 對父親宋耀如墓做了最后祭掃。宋慶齡和宋子安在父親墓前合影,並在照片背面親筆寫上了“樹長萬代,葉落歸根”八個字,表達自己將來要回歸宋氏墓地,期盼家族團圓的心願。這張照片宋慶齡一直帶在身邊,去世后留在了北京后海故居。而宋慶齡也是兄弟姐妹中唯一踐約的成員,安葬在上海陪伴父母。

(責編:趙娟、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