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之父萬德尊系北洋派系的將領,他供職軍隊但雅好詩詞歌賦。萬德尊晚年寓居天津意租界時,常招飲酬友,寄情銜觴吟詠。在《曹禺訪談錄》中,能看到曹禺曾對其父有過不少回憶。該書記載:“我們家是個沒落的官僚家庭,相當闊綽”。“家裡人不少,廚子一個、幫廚的一個、拉洋車的一個,還有一個佣人、一個保姆”。在萬德尊“安富尊榮,清閑自在”之際,正值曹禺就讀南開中學。全家在津生活堪稱優越。正是這一達官顯貴家庭的生活背景,為曹禺日后的戲劇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特殊素材。
2011年在北京拍賣過一封署名萬德尊的信札(僅存一頁)。筆者判斷,此信出自劇作家曹禺之父萬德尊(1873—1929)之手,寫於袁世凱復辟帝制期間的1915年12月12日。
此信使用由上海藝學社監制的箋紙。信中寫道,“……陳。帥座與中央各部衙門一致進行,是為至便。大典籌備業經大致就緒,惟登極確期雖尚未明定,聞要人雲:將在舊歷明年正月初四。因主上命宮喜行丙火運趕到,明正月初四正為丙辰月丙辰日也。特密以告,即盼轉呈帥座,是所至禱。專此,敬請台安。惟照不盡。帥座前乞代叩安。小弟萬德尊再拜。十二月十二日”。
信中所稱“大典籌備”,指1915年袁世凱復辟帝制籌備事宜。“登極”指帝王即位,“主上”是臣子對君主的稱謂,均特指袁世凱稱帝而言。
時任大總統的袁世凱欲行帝制。1915年8月成立的籌安會為其復辟積極造勢,大肆鼓噪。11月17日,內務部發起組織大典籌備處,12月1日舉行大典籌備處開幕禮。12月11日,袁世凱佯辭帝位,但轉天就欣然接受。大典籌備處通電各地軍政當局稱,“登極雖未定期,而國體已定,諭旨已頒”。
在這一倒行逆施的背景下,包括萬德尊(字宗石)在內的很多軍政官員都不加分析地參與擁袁勸進。袁世凱鬧帝制時,充斥迷信色彩。“舊歷明年正月初四”即1916年2月6日。此說當時甚囂塵上。如蔡東藩著《民國演義》載,袁世凱擬於丙辰年正月初一(1916年2月3日)或“陰歷正月初四日,實行登極。陰歷正月初三日立春,當時有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之義,故諏吉於初四”。初四日為丙辰年丙辰月丙辰日,被視為吉日。而在“五行”中,丙屬火,丙火代表陽火。根據生辰八字推算運勢,所謂的“命宮喜行丙火運”,指袁世凱交上了難得一遇的好運。
因各地反袁討袁日盛、護國運動爆發,登極大典一再推遲。1916年2月25日,袁世凱被迫下令延緩登極,3月22日,袁世凱申令撤銷帝制,次日宣布“‘洪憲年號’應即廢止,仍以本年為中華民國五年”。
《曹禺訪談錄》載,“我父親……雖不是高官,但畢竟躋身於官僚行列之中了。袁世凱竊得大總統職位后,他沒有隨之丟官,反而還發跡起來”。
萬德尊於1913年11月6日被授為陸軍少將並給予四等文虎章。浙江陸軍講武堂堂長童保喧畢業於陸軍部陸軍警察學堂,在日記中稱,1914年2月27日上午,赴大總統府覲見袁世凱后,至總統府軍事處少坐。“傍午,萬宗石顧問招飲於醉瓊林”。軍事處初任處長李書城是湖北潛江人,且軍事處參議中不乏與萬德尊同為留日同學者。萬德尊有可能在軍事處任職。1914年5月12日,軍事處被裁撤,“於大總統府設統率辦事處”。
檢北洋時期的《政府公報》、《時事匯報》等獲知,萬德尊於1913年11月6日授陸軍少將(同日給予四等文虎章)。《馮國璋年譜》載,1914年6月9日,江蘇都督馮國璋委萬德尊為陸軍警察(憲兵)學校校長。1915年2月1日,萬德尊被大總統“加陸軍中將銜”。
馮國璋《大樹堂來鴻集》載,馮耿光1915年初致電“帥座”馮國璋稱,“昨偕宗石往晤潤田,詢中日交涉情形”。馮耿光提及的“宗石”,很可能就是萬德尊。
據1915年2月1日《大總統令》,萬德尊“加陸軍中將銜”。1915年10月13日《政府公報》載《謹將中央軍事各機關主張君主立憲街名繕折恭呈鈞覽》中,“陸軍少將萬德尊”赫然在列,表明萬德尊時在北京任職。
袁世凱復辟期間,萬德尊行蹤可覓。陳贛一著《新語林》載,“帝制議興、群將靡不勸進,獨上海鎮守使鄭予進未置可否”。袁世凱憂之,遂“遣陸軍中將萬宗石假南下犒師名,諷示於鄭”,但鄭汝成卻不吃這一套,當面予以駁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