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我所知道的育英學校

程原生
2013年07月25日09:21   來源:山西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我所知道的育英學校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在太原市育英學校上小學,有一位老師叫喬本德,曾參加太原市教育局下鄉工作隊。臨行,校領導鄭重交給喬老師一本《論共產黨員的修養》,鑒於當時“復雜的階級斗爭”,另配一把手槍防身。后因喬老師在工作隊駐地后山遇狼開槍,從此曾爆出一大新聞——這批工作隊有一位老師還帶著“家伙”。

老師帶槍,正說明了這所學校的特殊性。而真正對這所特殊的學校有所了解,則是1998年以后。當時,我應約承擔了該校60周年校慶紀錄片的編導任務。

戰火中誕生

王佩選是育英學校的老校長,今年97歲,仍思路清晰。他回憶說,1948年3月,解放戰爭迅猛發展,因后勤保障的迫切需要,聶榮臻、羅瑞卿、楊德志、楊成武、耿飚等晉察冀野戰軍(后改19兵團)首長親自組織籌備,將部隊隨軍子女集中在一起,選拔有文化知識的青年指戰員在野戰軍后方留守駐地——河北晉縣西李家庄集中。“一個小木箱子、300元邊區幣,華北野戰軍干部子弟學校就成立了”。此即太原市育英學校的前身,首任校長李佩卿這樣回憶。她是后來授銜的開國上將方國華將軍的夫人,副校長則是開國大將羅瑞卿的夫人郝治平。

校址設在一個逃亡地主的宅院,擔任教師和保育員的干部戰士,用日軍的壓縮餅干、美軍的罐頭、蔣軍的降落傘等戰利品,來補充學校給養。學校嚴格執行部隊首長對孩子們“穿暖、吃胖、無傷亡”的保育方針,貫徹始終。

建校不久,傅作義軍隊進犯定縣,飛機來轟炸,教職工都佩槍自行保衛學校轉移。老師拉著大的,抱著小的,兩輛馬車拉著給養,歷盡艱辛轉移到衡水。敵軍被擊退后,學校才又轉移回晉縣西李家庄。

1949年初,李佩卿校長在石家見到了兵團羅瑞卿政委和康克清同志,羅政委向康克清介紹說:“她們的學校辦得很不錯,我的孩子在校一年沒有鬧病,學了一年就能給我寫一百多字的信。”康克清聽了很高興,要求學校總結經驗,上報推廣。因此,部隊很多同志都把孩子送到學校,一些非部隊子女也到學校就讀,如冼星海、艾青等人的孩子。

情系志願軍

1949年4月24日,解放軍18、19、20兵團攻克太原。在新民北正街七號、閻錫山五妹子的東花園裡,隨軍的校領導郝治平、陳志平和彭德懷、羅瑞卿、周士第等首長共進午餐。看著東花園宮院相套,長廊環繞,雕梁畫棟,羅瑞卿就在飯桌上提議,將育英學校建在此地,彭德懷同志當即拍板。從此,一直隨軍奔波的育英學校,終於在硝煙散盡的太原城安定下來,開始了半軍事化的學校教育。當時,學校已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九兵團育英學校”。

1950年底,19兵團入朝作戰,常有出征的將士半夜把孩子送到育英學校。有的家長連孩子的大名都沒有交代清楚就匆忙離去,老師隻能用眼前的物件登記姓名,結果一些孩子被奇怪地叫做燈泡、燈罩、糊糊等。直到孩子的父母回國來校,才一一對號認領。

張曉非的父親在志願軍第五次戰役中犧牲。噩耗傳來,張曉非年僅六歲,老師和全班孩子都放聲大哭,英雄仿佛就是所有孩子的父親。另一次看完電影 《董存瑞》回到宿舍,一個男孩子放聲大哭,要求阿姨把董存瑞的名字縫到自己的帽子上。孩子們就是這樣,對革命事業和革命烈士懷著血脈相連的深厚情感。

烈士遺孤馬宇寧,每當放假就被校長、老師接到自己家裡,依舊享受著革命家庭的親情和溫暖。參軍數年退伍后,馬宇寧隻能遣返回“山西軍區軍務處”。后知其父墓址與馬本齋墓並列。那個年代,全校有20多名烈士子女,享受這種特殊的關愛和照顧。

1954年,19兵團司令部撤銷,學校移交華北軍區 (后更名北京軍區),學校先后更名“華北軍區育英學校”“北京軍區育英學校”。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