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白毛女》進北平先於解放軍
轟動北平的《白毛女》
1947年寒假,在沙灘民主廣場的大飯廳,解放區創作的歌劇《白毛女》第一次在國統區與大家見面。
第一次登台,隻演了劇中第一幕第一場。為使演出不受特務的阻撓,同時又能切合實際地標明第一幕的主題內容,歌劇定名為《年關》。演出時,喜兒穿了一件半新的棉襖,一條全新的絳紫色布棉褲,腰裡系一條小圍裙出場了。不大的飯廳裡擠滿了人,同學們靜靜地看著,雖然演的只是《白毛女》故事的開始,但從效果上看,大家都對楊白勞一家給予了深切的同情。可由於參演同學對農村生活不太熟悉,喜兒的裝扮遭到同學們的質疑:“楊白勞家那麼窮,怎麼喜兒穿得那麼好啊!”喜兒的扮演者王文錦聽取了大家意見,便到宣武門外的小市場買回破單褂和深藍淺灰條的破單褲,還向人借了一件給楊白勞穿的非常破的棉襖,以后演出時就改換了裝扮。
《白毛女》公開演出是在位於國會街的北京大學四院禮堂。1948年元旦前夕,北大學生自治會在這裡連續三晚舉行募捐義演,壓軸節目便是《年關》。為防止敵人破壞,演出前,民舞社的成員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同學們組成糾察隊,負責安全保衛維持現場持續,安排熟悉電器的同學把守電閘,防止特務斷電。學生自治會派理事姚卿詳(董華)擔任前台主任,康敏心(史筠)擔任舞台監督,他提著一面銅鑼跑前跑后,檢查各方面情況,銅鑼一響,大幕啟動,演出開始。當舞台上出現地主管家穆仁智要把楊白勞的女兒喜兒拉到黃世仁家抵債時,可憐的喜兒從穆仁智手中掙脫扑向楊白勞的尸體,極其悲憤地大哭一聲“爹……”,劇場的效果達到了高潮,不少人失聲抽泣。
《白毛女》在北平引起了轟動,解放區的報紙刊載了演出消息予以稱贊,國民黨的報紙則罵學生上演了“匪戲”。
《白毛女》迎接解放
1948年迎新晚會《白毛女》演出大獲成功,提高了民舞社同學們的士氣。經地下黨組織批准,寒假開學后,大家主要精力投入《白毛女》全劇的排演中。三個月的緊張排練,全劇基本成型,萬事俱備,隻等待在五四紀念大會上演出。
但是,隨著國共兩黨戰事的進展,國民黨開始逮捕迫害進步學生。民舞社有6名成員上了國民黨的“黑名單”。為保存實力,中共地下黨及時決定停止排練演出此劇。文琪、許建章、卜超凡、崔志忠、王文錦、志採鳳先后撤到解放區。
1948年8月,隨著形勢的進一步嚴峻,民舞社轉變活動方式,退回到系裡,繼續積極投身到北平的解放斗爭中,直到北平解放。(張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