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彭紹輝又出任紅二方面軍第六軍團參謀長。他又以堅強的毅力和比常人付出更多的代價,協同軍團長陳伯鈞指揮部隊第三次爬越雪山,跋涉草地。在歷時24個月,長途跋涉數萬公裡的漫漫征程中,彭紹輝經歷了三個方面軍長征的浴血奮戰和艱難困苦,親歷了紅軍三大主力的勝利會師,見証了紅軍長征勝利的輝煌,成為先后參加了紅一、紅四、紅二方面軍長征的兩位開國上將之一,另一位是陳伯鈞。
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彭紹輝一直戰斗、生活在以紅二方面軍為骨干組成的八路軍第一二〇師部隊及以后發展壯大的西北野戰軍部隊,長期活躍在晉西北和晉西南戰場,他的職務從八路軍第一二〇師教導團團長,到晉綏獨立第二旅旅長、抗大第七分校校長,再到呂梁軍區司令員、西北野戰軍第七縱隊司令員、第一野戰軍第七軍軍長,直至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西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可謂是西北野戰軍的虎將之一。
1940年春,彭紹輝率新三五八旅參加了晉西北春季反“掃蕩”,堅決阻擊日軍。5月,彭紹輝又率由新三五八旅改稱的獨立第二旅參加了晉西北夏季反“掃蕩”作戰。其部在北線巧妙轉至日軍側后,在五寨、岢嵐間與之周旋,以減輕兄弟部隊的壓力。后由保德南下轉向日軍側翼,殲滅分散孤立據點之日偽軍,最終為取得夏季反“掃蕩”勝利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1940年8月20日起,彭紹輝率領獨立第二旅參加了百團大戰。至8月底,先搗毀陽方口據點,佔領火車站,切斷同蒲路及寧武、朔縣間日偽軍聯系。9月,獨立第二旅一部掩護群眾1000余人,分段破襲朔縣至懷仁間的鐵路和公路各15公裡,擊毀火車1列,並攻佔日軍據點多處。獨立第二旅另一部破壞井坪鎮至咸遠堡公路和電話線各50余公裡,殲滅日偽軍一部。隨后,彭紹輝部又參加了粉碎日偽軍報復“掃蕩”的戰斗,殲敵3500余人,為取得百團大戰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1945年,時任抗大第七分校校長的彭紹輝當選為中共七大代表。出席大會前夕,毛澤東在延安棗園親切接見了他。毛澤東緊緊握著他的右臂高興地對身邊的人介紹說:“紹輝同志是瓦子坪人,是我的老鄉,是放牛娃出身啊!”又對彭紹輝說:“我記得我們在老家見過面。”
彭紹輝也激動地回答:“主席,我記得第一次見到你是在1927年1月10日。當時你回到老家考察農民運動。”
毛澤東說:“你咋有這麼好的記性?”
彭紹輝答:“那時候見到你就像一個大喜的日子,怎麼不記得呢?再說,我有每天記日記的習慣。”
毛澤東笑著說:“紹輝啊,你堅持記日記的習慣好呀!將來革命成功了,這些日記就是不可多得的文獻呀。”
緊接著,毛澤東又詢問了七分校的建設情況,彭紹輝向毛澤東作了詳細匯報。
毛澤東聽后,風趣地說:“孔夫子是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你比孔夫子還高明啊!”
后來,彭紹輝遵照毛澤東的指示,領導抗大第七分校近4000學員和教職員工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和各項工作,在生產上也取得重大收獲。
解放戰爭時期,在呂梁戰役中,彭紹輝率呂梁軍區部隊首戰主攻重鎮兌九峪,以第十一團和第十六團擔任突擊,很快摧毀了敵人的指揮堡。爾后,他又命令部隊以敵指揮堡為中心,向四面攻擊。經過2個小時的作戰,全殲兌九峪鎮守敵第四十二師1個團和地方武裝共2000余人,切斷了隰縣和孝義之敵的聯系。隨后在攻打防守嚴密的隰縣城時,彭紹輝率部先掃清外圍石樓、永和、大寧等各縣守敵,然后以主力猛攻隰縣城孤立之敵。經過4天4夜激戰,我軍全殲守敵第四十五師一個團和地方武裝,活捉敵晉西總指揮楊澄源。攻打晉西北和晉西南的咽喉中陽縣城時,彭紹輝堅決圍城攻城並相機阻援。最終,我軍以連續猛烈攻擊,很快突破敵人的城防,全殲守敵,活捉敵第四十五師少將副師長張居乾,並嚇退了援敵第七十師劉效增所部。兌九峪、隰縣和中陽三戰三捷,使呂梁全區獲得解放。
太原戰役時,在第一階段作戰的東山要點爭奪戰中,彭紹輝率西北野戰軍第七縱隊選擇敵人防御體系中的弱點和要害,集中優勢兵力,趁著夜暗,快速從幾個方向發起攻擊,不到一天就攻佔了牛駝寨等堅固陣地,打開了太原城東的天然屏障。第二階段作戰,彭紹輝指揮第七軍(1949年1月第七縱隊改稱第一野戰軍第七軍)主力急速渡過汾河,直插小店以北,配合兄弟部隊佔領了太原城北敵外圍陣地,並用炮火控制了城北機場。最后總攻時,彭紹輝指揮部隊由北門攻城,同時配合第十八兵團殲滅東門之敵,而后直攻東大門,為最終攻克太原這座閻錫山盤踞多年的老巢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