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05日10: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順道游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博物館位於茨坪西坡中段。館內珍藏革命文物6324件,文獻資料5000余份,歷史圖片4000多幅。此外,還珍藏著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朱德、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視察井岡山的照片和題詞。2008年5月,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杜鵑山
在井岡山五指山西南,有一座因花而聞名的杜鵑山,在這座海拔1357米的高山上,綿亙著罕見的十裡杜鵑長廊,有猴頭杜鵑、雲錦杜鵑、鹿角杜鵑、紅毛杜鵑、江西杜鵑、井岡山杜鵑等26種。暮春初夏時節,杜鵑山成了一望無際的花海。站在杜鵑山上,游客可以俯瞰大半個井岡山。清晨可觀天邊霞光萬道,金光燦爛的朝陽照耀著五百裡井岡山﹔陰天可觀茫無涯際、滾滾涌動的雲海。因峰巒的十七個峰依次排列,形同筆架,故也稱作筆架山。
五指峰
五指峰是井岡山的主峰,因山峰並列如五指而得名,海拔1586米。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套人民幣百元鈔票背景圖就是井岡山五指峰。這裡山高林密,地域寬闊,由東南向西北伸延,綿亙數十公裡,氣勢磅礡,巍峨峻險。
五指峰還有一座瀑布,落差約200米,如同千尺素絹半空懸挂,在幾公裡以外就可眺見,並有流動感,五指峰瀑布是井岡山落差最大的瀑布。五指峰腳下有一群巒湖,猶如一輪明月映照在茫茫雲海之中,為主峰景區增添了迷人色彩。五指峰下的龍慶河盛產“井岡三石”:石雞、石魚、石耳。
整個保護區春季峰巒疊翠,鳥語花香﹔夏末蛙蟬齊鳴,悅耳動聽﹔秋日紅葉映日,層林盡染﹔冬天銀裝素裹,冰晶似玉。
小貼士
特產
井岡山特產有獼猴桃、金桂、山梨、楊梅、石耳、木耳、香菇、玉蘭片、玉溪茶、黃連、邊山七、屏風、玩具、首飾盒等。地方風味菜有石耳燉雞、炒雙冬、怪味菜、燒狗肉等。
其中,井岡山煙筍最為出名。八百裡井岡是竹的海洋,不同品種的竹筍易制成筍干。將煮過的筍用炭火焙烤干,因為呈黑褐色,叫烏煙筍。以其燒肉,肉味甘美,而筍味綿長。
三灣改編舊址
古木參天楓樹坪
江西省永新縣三灣村,青山蔥郁,綠如翡翠的紅楓湖上,白鷺飛翔。“楓樹坪”位於三灣的中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三灣村村頭一塊平坦的開闊地。現有大樟樹一棵,楓樹三棵,緊連一塊。樟樹高大茂盛,樹葉層層疊疊﹔楓樹虯枝橫溢、錯落有致。它們似滄桑的老者,雖歷經百年風雨,依然生機盎然,見証著三灣改編那段聞名中外的光榮歷史。三灣村也因此享有了“中國軍魂誕生地”的美譽。
1927年9月,秋收起義失利后,毛澤東在這裡整頓了組織,第一次把“支部建在連上”,實行黨代表制度,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塑造了我軍的軍魂。
紀念館
復原場景身臨其境
位於“楓樹坪”的三灣改編紀念館,是一座具有現代氣息的建筑,鋼筋水泥,琉璃瓦,柱式結構,成對稱的布局,整體氣勢恢宏。該館2005年建成對外開放,館內分4部分展出,陳列面積2500平方米,通過圖片、實物、雕塑、場景、蠟像以及聲光電等表現手法全面再現三灣改編的內容和精神傳承。館內的“支部是火車頭”展板,運用火車的畫面配以文字說明,形象生動地展示黨支部在軍隊的重要性。展館內有多處蠟像再現三灣改編場景,如在三灣召開的前敵委員會復原場景,每個人物表情各異、栩栩如生﹔“楓樹坪”的復原場景,讓觀眾身臨其境。陳列中突出了18位參加過三灣改編的黃埔軍校生,還對從三灣改編中走出的國家領導人以及將軍作了一一介紹。
三灣改編紀念館是眾多軍事院校和部隊的現場教學點和德育基地,作為我軍軍魂的誕生地,每年吸引著大量的海內外游客前來觀光、學習,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曾蒞臨三灣參觀、調研,年平均觀眾量達20多萬人次。
上一頁 |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