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西行漫記》寫於盔甲廠胡同
專家建議設立“著作地”
中安賓館的牆上,挂著那張由斯諾拍攝的堪稱經典的毛澤東紅軍戎裝照,照片上毛澤東帽子和衣服的顏色並不完全一致,帽子是為了拍照臨時向斯諾借的。在斯諾逝世后,那頂帽子由其家人回贈給中國,現珍藏於國家博物館。
可在2011年以前,中安賓館的員工,也不知道自己和斯諾踩在同一片土地上。
2011年,美國斯諾紀念基金會主席詹姆斯·希爾等一行三人,來華進行長城文化考察活動,恰好預訂了中安賓館的房間。而當他們入住后,才得知這就是當年的盔甲廠13號所在地。這個無意間的“有緣相會”,使他們喜出望外,無比興奮。
隨后,中美雙方的考証活動在多條線索上展開。斯諾的家人提供了更多可參考的書面、圖片文件,而中國埃德加·斯諾研究中心、陝西斯諾研究中心在國內搜集了多種材料,最終才確認中安賓館東側樓所佔之地,就是斯諾當時的寓所舊址。
中國埃德加·斯諾研究中心多位專家建議,將此地設為斯諾故居、舊居或者居住地舊址,還可以考慮設點成為革命教育基地或者“著作地”。
“目前認定故居的標准仍不夠清晰,也直接導致本市已經被認定的名人故居仍舊只是少數。”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
如今的中安賓館裡,還挂有斯諾妻子海倫繪制的一幅院落平面圖。對於是否認定故居、舊居有一條基本原則,就是這個地方原有的建筑物還在。由於斯諾租住的四合院,已經在1957年前后被買下並重建其他建筑,因此原有的建筑物、庭院都已經消失殆盡。
這位負責人說,本市正在開展調研,對一些著作處進行調查,但這些著作處調查完成后如何利用、如何保護,尚沒有具體結論。
“說實在的,我們也不知道現在應該怎麼保護。隻能多收集一些照片,讓更多人知道這裡曾經是一部偉大作品的誕生地。”中安賓館副總經理李新欣說。(記者 耿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