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偉人身邊人細訴偉人身邊事 ( 四 )

“紅色伉儷”漫憶在領袖身邊的時光

○余 瑋(北京)
2013年08月12日08: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難忘揮淚相別之時的肺腑之言:“你們常來看看我”

1962年4月20日,在毛澤東身邊工作15年的李銀橋,要調離中南海,到天津去工作。毛澤東眼看形影不離的衛士長行將離去,很是依依不舍。一天,毛澤東對李銀橋親切地說:“近來沒作新詩,抄了一首舊體詩送給你吧。”李銀橋接過毛澤東書寫的折子一看,上面抄錄的是《七律•長征》這首詩。

這件《長征》手書為豎寫橫幅,行草字體,取大草氣勢。有標點、作者署名、書寫時間,形式比較完整。通篇加標點符號,與文字渾然一體,成為作品中的有機組成部分。信筆書來,大小由之,錯落有致,字距既小,行距又密,但密中見疏。作品用筆有方有圓,中鋒又兼用側鋒,有時點畫峻拔剛斷,有時線條流暢俊逸。這些,都是心手交應的結果,所謂意興所致,記錄了他當時書寫時的心態,也體現了他的書法藝術的造詣。

值得一提的,李銀橋獲得毛澤東贈送的這件手書后,回家發現“大渡橋橫鐵索寒”的詩句中少寫了一個“索”字,第二天又請毛澤東提筆加了一個小小的“索”字。后來,河北省委書記林鐵曾借走了李銀橋手中的這幅字,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后,林鐵被造反派抄家,原件再也找不到了。還好,這幅字當年曾由林鐵推薦發表在一張省報上,后人才得以一飽眼福。

當年,李銀橋告別時,毛澤東一手握著他的手,一手在他背上輕撫,半晌才說:“你跟我這麼多年,人也長大了。你在我身邊工作,幫了我的忙。你是個好同志,你在我這工作,一直兢兢業業,使我工作得很順利,省了不少心。可是,老在我這裡影響你的前途。我死了,你怎麼辦?”說到這裡,毛澤東感情不能自抑,一把把李銀橋拉入懷裡,拍打著他的后背。

過了良久,毛澤東拉著李銀橋的手說:“你走了以后,到地方上去要謙虛,不要驕傲,要夾著尾巴做人。你們常來看看我,到北京來看我﹔我到外地去路過天津,我看你們。我死后,你也不要忘了每年到墳頭上看我一次啊……”

說著說著,毛澤東拉開抽屜,塞給李銀橋一個牛皮紙袋,裡面裝著他為李銀橋去天津安家准備的800元錢。李銀橋連連搖頭:“我不要,我不缺錢。”一番推讓后,李銀橋總算收下來了,毛澤東的心情才平靜了一點,問韓桂馨和孩子什麼時間回來,囑帶他們來見見。

星期六下午,韓桂馨和孩子們都回來了。一家人簡單地吃過晚飯,就匆匆地趕到游泳池(中南海毛澤東住處)。很快,毛澤東就看到了他們,老遠就招呼快進來,與李銀橋一家合影留念。

1964年初,李銀橋夫婦一道進京看望毛澤東。此前,毛澤東得知他們的家鄉被水淹了的情況。見面后,毛澤東將裝有1000元錢的兩個信封遞給李銀橋,說:“這是我的稿費,你們家鄉淹了,受不小損失,多少幫助你們解決些問題。以后,你們每年回家一次,了解下邊的情況,給我寫匯報材料。”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李銀橋每年都會回家一次,把下面的見聞寫成調查報告,並附以照片,通過機要渠道,送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轉呈毛澤東。到了“文化大革命”初期,楊尚昆蒙冤被停止了工作,李銀橋便沒有再給毛澤東送材料了。

到天津后,李銀橋被分配到天津市公安局任副處長。工作一段之后,他又到天津國棉二廠任黨委副書記。在“文化大革命”中,李銀橋被誣為反對毛澤東和江青,受到隔離審查,還被抄了家。

1969年,毛澤東外出視察在天津停車,在火車上聽完當時天津市革委主任解學恭匯報后,提出要見李銀橋。當得知李銀橋受隔離審查時,毛澤東當即說:“銀橋是位好同志,跟我那麼多年,我了解,他是思想認識上的問題,沒有別的問題,趕快把他解放出來。”從此,李銀橋恢復了正常工作和生活。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因病在北京逝世。從廣播裡聽到這個噩耗后,李銀橋全家失聲痛哭。當天晚上,李銀橋就驅車趕到北京。接著,韓桂馨帶著兩個孩子也來到了北京。全家一起瞻仰了毛澤東的遺容。望著他那熟悉而慈祥的面容,李銀橋夫婦止不住淚如泉涌……

此后,每年9月9日毛澤東的祭辰和12月26日誕辰,李銀橋和韓桂馨都要到毛主席紀念堂去看望他老人家。

今天,李銀橋也已離去,他的夫人韓桂馨常常想起夫婦倆在毛澤東身邊工作的時光,回憶起老人家的音容笑貌與親切的關懷,內心激動不已。韓桂馨說:老伴應該在天堂又與主席在一起了!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