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可憐的父親哇”帥氣又英勇!
在二十余年間沉默
王國才到27歲時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光榮的革命戰士。
“母親從來沒對我說起過,我也認為反正是沒有父親了,問有何用。”王國才幼年喪父,早已習慣於沒有父親的生活。母親王蓮英對王定江的身份與生前事跡緘默不言,王國才也從未追問過自己的父親到底是怎樣的人。
1969年,王國才與母親一起回鄉探親,途經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南豐村,看望了闊別多年的大姑丈吳日祥。吳日祥見到長大成人的侄子非常欣慰,抓著王國才的手問長問短,卻得知侄子仍不知道自己父親的情況。吳日祥不由轉身埋怨王蓮英:“你也太能忍耐了!孩子已經20多歲了,還不知道自己父親的歷史!”王蓮英含淚道:“我這20多年一直不敢對國才講他父親的事,一講我就要哭。還是你來告訴他吧。”
王蓮英當年被迫目睹了丈夫遇害的場景,丈夫被折磨的悲壯與慘烈,讓她痛苦不堪,此后再也無法開口講述這段鮮血淋漓的往事。
“文化大革命”的狂風驟雨中,白沙起義領導人王國興、王玉錦等人被誣蔑為“民族分裂主義集團”的“后台”“司令”,遭到抓捕。當年參加過白沙起義的紅毛老區群眾也受到株連,王蓮英在這樣的環境下更是不敢對兒子開口講述王定江的故事。
種種的原因,讓王蓮英把這慘淡淒厲的故事深深鎖在心底,不願再提。
吳日祥進房拿出一塊木牌和一片鉛片,交給王國才,“這是你父親留下的兩件東西,木牌是你的出生八字命牌,鉛片是他當年當聯絡員時的信物。你父親王定江是光榮的革命烈士!”
自此,王國才便開始了漫漫的“尋父”之路,不停地搜集歷史材料、尋訪知情人、向民政部請求追認父親為革命烈士。
在白沙起義幸存領導人之一符尤相的証明下,民政部於1989年7月8日批准王定江追認為革命烈士。而王國才隻有在起義記錄裡關於父親的寥寥數字和知情人的隻言片語中一點一滴地還原父親的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