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送絕密情報的奇人奇功莫雄與項與年

2013年09月09日08: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情況十萬火急,項與年等人決定馬上行動,連夜用特種藥水將蔣介石制訂的“鐵通計劃”的主要內容,密寫到四本學生字典上,然后把整套計劃送到南昌秘密聯絡站,馬上把計劃的核心部分用電報形式向瑞金發報,項與年還提出必須馬上將整套計劃密寫后秘密送往中央蘇區。項與年會講客家話,熟悉當地人情地貌,又是保安司令部機要秘書,過關卡比較隱蔽、方便,他自告奮勇承擔重任。劉啞佛、盧志英表示同意。

項與年(1894—1978),原名項廷椿,又名梁明德,福建連城縣人,1925年入黨,受中共海外黨組織委派,前往荷屬東印度婆羅洲(今印度尼西亞加裡曼丹島)三馬林達,在華僑中開展工人運動,成為當地華僑華工的群眾領袖之一。1927年,年方31歲的項與年被驅逐回國。

項與年返回上海后,調入中央特科“紅隊”工作,成為“紅隊”主力成員。

項與年 、劉啞佛、盧志英連夜奮戰,直到天色吐白才將整個“鐵桶計劃”密寫完畢。接著又對沿途敵情進行分析,選擇了從南昌乘車到吉安,進入泰和,再從山區直插興國、於都到達瑞金的較為快速安全路線。

第二天上午,項與年裝扮成教書先生出發了。項與年為減少與敵人關卡接觸,決定白天休息,晚上利用夜幕掩護,避開大路穿山越林,秘密而行。

項與年進入泰和山區后,發現敵情遠比預想的更嚴重。每個村子都駐有“進剿”的敵軍,所有進出蘇區的道路都被嚴密封鎖,發現可疑之人立即逮捕。項與年隻得在山林中穿行露宿,以少量干糧和野果、山泉充飢。

經過多天的艱難跋涉,38歲的項與年變得胡子拉碴、骨瘦如柴,當他到達興國后,發現敵人封鎖更加嚴密,幾乎每個村子都修有碉堡,各山頭路口均有崗哨,青壯年一接近,就立刻被當作“赤匪偵探”抓走。項與年隻好再回山裡尋求時機。時不我待,心急如焚,他終於想出一計,將心一橫,抓起一塊石頭一連敲下自己的四顆門牙。第二天,項與年的雙腮嚴重腫脹,面部變得猙獰嚇人,頭發像蒿草一樣蓬亂,衣服也早已被荊棘挂得破爛不堪,完全成了一個蓬頭垢面的老叫花子。他強忍疼痛將四本密寫字典藏在滿是污穢的袋子裡,上面放著乞討來的發餿食物,深一腳淺一腳下山前行。沿途敵軍哨兵見了,很遠就捂住鼻子將他趕走。

1934年10月7日,項與年終於混過了敵人層層哨卡,來到江西瑞金沙洲壩的中共中央駐地。當周恩來、李克農接過項與年的絕密情報時,幾乎認不出眼前的老叫花子就是相當熟悉的老部下項與年,感動之情無以言表。

周恩來在聽完項與年匯報后,馬上命令紅軍作戰情報部門立即將四本密寫字典復原成文字圖表,認真進行分析研究。如果再拖半個月,敵軍完成合圍,紅軍就很難脫身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