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香港淪陷時期抗日活動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30816/4/2838904483024326472.jpg)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30816/1/13652088149558484417.jpg)
香港總督府舉行受降儀式之全景。前左起第二人為中國代表潘華國少將。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30816/89/11350925352243557269.jpg)
日軍將領將佩劍交予盟國受降代表夏愨海軍少將,正式投降。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30816/90/16526494465819908118.jpg)
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
中共領導的東江抗日游擊隊,又稱東江縱隊,當時不隻活躍在東江一帶,淪陷時期的九龍、新界及香港各離島都發現過他們的蹤跡。香港之戰爆發后,他們不僅協助當時滯留香港的八百多名抗日愛國人士脫離虎口,還經常給日寇造成破壞、傷亡。
當時在港九活躍的游擊隊中,以劉黑仔(1920—1946)的聲威最盛。他槍法如神,機智勇敢,不少日軍軍官及土匪頭目喪命於他的神槍之下。他的威武事跡,曾使敵人聞風喪膽,那些日本憲兵隊特高課的密偵們,還把他視為神出鬼沒的神秘人物。但劉黑仔的真名是什麼,他們卻不大清楚。
太平洋戰事爆發前,東縱部隊在香港設有幾個秘密聯絡站,當時和宋慶齡接頭的是黃作梅(1916—1955)。黃作梅一向潛伏在香港工作,抗戰勝利后去了倫敦,在一家英文報紙工作。黃作梅原籍廣東番禺,在香港出生,中學在皇仁書院攻讀,畢業后往英國進修。抗戰爆發后,黃作梅投身東江縱隊,主持國際工作小組,任務是營救囚禁在日軍集中營的英俘成員。
太平洋戰事爆發后,日軍從陸路進攻香港。這時東江縱隊就以積極的行動,配合英軍進行香港保衛戰。除了在鐵路線上伏擊日軍,破壞敵人運輸外,更挺進九龍,給敵人后方以有力襲擊。那時香港一帶盛傳中國游擊隊攻入深圳,就是指這個部隊。
當日軍攻佔香港后,東縱決定由第三大隊派出黃冠芳、江水、劉黑仔等率領武工進入沙頭角、西貢、大埔附近地區﹔第五大隊派出周伯明、曾鴻文、黃高陽等率領武工隊進入羅湖、元朗、沙田等地區。游擊隊分別從惠陽方面和寶安方面分三批插入新界:一路由沙頭角進入南涌、鹿頭、烏蛟騰、七木橋、橫山腳等村,以后滲透到上水、粉嶺的坪洋、鶴藪等地和八仙嶺山區﹔一路過大鵬灣上吉澳島,稍事歇腳,然后再坐船到西貢,上北潭涌、榕樹坳,又活躍在沙田觀音山、吊草岩一帶,並落牛池灣,伸入九龍市中心區,一路到元朗八鄉、十八鄉,以后東連大埔,西出荃灣,互相呼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