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長征組歌》送他遠行——懷念著名音樂家李遇秋先生

王建柱
2013年08月20日14:55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長征組歌》送他遠行

周總理說:二馬一賈唱得好

  提起周總理對《長征組歌》的關懷,遇秋老人激動的心情油然而生,他講述了敬愛的周總理生前多次觀看《長征組歌》排練和演出時那一幕又一幕難忘的情景。

  《長征組歌》於1965年5月開始排練。那時,周總理經常抽時間來到現場觀看。有一次看完排練,總理興奮地說:“很成功,祝賀你們!你們的路子是對的,一是革命的,二是民族的,三是大眾的……當然還要不斷改進,不斷提高,做到既好聽,又好唱,還要適合每個獨唱演員自己的演唱特點。”

  遇秋老人回憶說,《長征組歌》匯報演出時,總理接連三個晚上看了演出,每次看完后,他都同大家談感受,交換意見。有一次總理對他們幾位曲作者說:“肖華同志的詞寫得好,你們譜的曲子也好,演唱得更好,尤其是二馬一賈(指歌唱家馬玉濤、馬國光、賈世駿)唱得好,我看可以公演了,再多聽聽各方面的意見。比如你們雖然沖破了合唱的城牆形式,但如何解決樂牆啊?否則,演奏壓合唱,影響了聽唱。”總理還請演員一遍又一遍地教他唱。

  遵照總理的指示,遇秋等人又重點調整了中西混合樂隊的平衡協調及與合唱隊的賓主關系,從1965年7月起,《長征組歌》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地公演了20多場,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1965年國慶節之夜,《長征組歌》在天安門城樓西側為中央首長和英模代表演出,老帥們一邊看一邊鼓掌。總理走過來說:“你們能在這裡演《長征組歌》我很高興。我祝賀大家!”

  1966年春天,戰友歌舞團忽然接到隨總理出國訪問的通知。在中南海,周總理和陳毅副總理聽了有關領導的匯報。總理對《報喜》那一曲還不太滿意,他說沒有發揮出馬玉濤的演唱特點,也沒有完全表達出即將會師時的激情。他用商量的口氣對李遇秋說:“你們回去再改一改好吧!”出國前,總理再次看了演出,終於對《長征組歌》表示非常滿意。

  “於無聲處”的第一聲“驚雷”

  1975年,鄧小平同志復出,共和國重現“艷陽天”。遵照上級指示,遇秋對《長征組歌》進行了修改並重新配器。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40周年之際,這部作品以更加嶄新的姿態出現在首都舞台上。這是10年浩劫后期呼喚長征精神的一個壯舉。

  遇秋老人曾興奮地回憶:當時的情景真是讓他終生難忘——在擁有近2000個座位的北京展覽館劇場,兩個月內連續演出了40場,而且場場都座無虛席,報紙和電台沖破阻力連續報道,轟動了全國。鄧小平同志在審查時,親自動筆,將《突破封鎖線》一段中的一句歌詞改為“全軍想念毛主席、迷霧途中盼太陽”。這一句改得好,進一步突出了毛主席的領導地位,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次演出,戰友歌舞團已是“兵強馬壯”,無論是樂隊還是合唱隊,水平及編制較過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遇秋得以大膽地運用在10年前不敢觸及的轉調和復調等多種藝術手法,使其藝術表現力更加完美。那時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經常聽到“紅旗飄,軍號響,戰馬吼,歌聲亮,鐵流兩萬五千裡,紅軍威名天下揚”的歌聲。許多剛被“解放”和仍被“挂著的”老紅軍、老八路紛紛被接去觀看演出,他們中有很多人邊看邊落淚。

  不料,風雲突變。1975年冬天,又刮起了一股“反擊右傾翻案風”的歪風,將矛頭直接指向周總理,八一電影制片廠為《長征組歌》拍攝的藝術片,也被“叫停”。導演王蘋同志以“批判也得有個活靶子”為由,頂著巨大的政治壓力,堅持完成了拍攝。說到這裡,遇秋瞪大了眼睛情緒高昂地說:“那時,很多同志不畏政治高壓,因為紅軍的長征精神已經深深地扎根人們心中,成為了‘於無聲處’的第一聲‘驚雷’”。

  周總理在病重期間,仍然惦記著《長征組歌》。他在看了電視轉播的實況演出后,又派工作人員索取演出的實況錄音。在一次演出之前,中央電視台的同志來到劇場說:“總理在醫院想看《長征組歌》,今天我們來進行現場拍攝。”那天,不用再作任何動員,演出非常成功……臨終前,周總理還念念不忘那句“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於天”的歌詞。

  40多年來,李遇秋的名字始終是和 《長征組歌》連在一起的,他為這部作品幾乎傾注了大半輩子的心血。

  正值編者發稿時,忽聞《長征組歌》主創之一唐訶先生不幸於7月25日辭世,我們在此表達哀悼緬懷之意!

(責編:常雪梅、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