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一平 於吉楠
王明路線又派夏曦來,否定創建根據地的領導人,搞肅反擴大化,殺害了許多優秀干部。賀龍一直堅持斗爭,他們還企圖加害於賀龍,斗爭很殘酷。紅三軍被迫退出洪湖和湘鄂西,轉移到黔東。有人企圖把這些嚴重錯誤和失敗,加在賀龍頭上,是完全不對的。
王震同志說:我和賀老總是在1934年紅六軍團、紅三軍會師時認識的。會師后,成立總指揮部,賀龍為總指揮,任弼時為總政委,關向應為副政委。湘鄂川黔省委、革命委員會、中央軍委分會和省軍區也陸續成立了。任弼時任省委書記,賀龍任軍委分會主席、革命委員會主席和省軍區司令員。任弼時很快糾正了夏曦的嚴重錯誤,紅三軍恢復二軍團的番號。
王震同志說:賀龍和任弼時的關系是非常好的。任弼時很重視團結問題,他高度評價了賀龍和紅二軍團在洪湖、湘鄂西、黔東地區的英勇斗爭、歷史貢獻和群眾中的深厚基礎,號召六軍團的同志向二軍團的同志好好學習。他提出今后兩個軍團的活動,要由二軍團統一,他自己搬到二軍團部,同賀龍住在一起。賀龍對團結問題想得很周到,他說:任弼時是中央代表,他的到來,使我們恢復了和黨中央的聯系,帶來了中央紅軍的寶貴經驗,給我們以無限的興奮和力量。
王震同志說:我與賀老總初次見面,留下的印象很深。他是一位杰出的與群眾密切聯系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一位統帥與戰士同甘苦的表率﹔是一位有卓越指揮才能的軍事家。他黨性強,大公無私,表裡如一,對革命堅信不移,對困難從無畏懼,充滿革命樂觀主義。在1934年底,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他堅決執行中央軍委的命令,指揮我們佔領湘西五座縣城,調動和鉗制了敵人11個師又兩個旅,出色地完成了策應中央紅軍突圍的歷史使命。
長征路遇張國燾1935年1月,紅二、六軍團從湖南桑植出發開始長征。1936年4月,勝利渡過金沙江,進入西康中甸地區。王震同志說:那時,因為同黨中央失掉電訊聯系,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另立中央的活動,我們都不知情,張國燾是以中央軍委和紅軍總部朱、張的名義,電令二、六軍團北渡金沙江的。5月,我們分兩路北上。任弼時、賀龍隨二軍團走左路,六軍團走右路。
6月3日,六軍團於理化的甲窪,首先同紅四方面軍的三十二軍會師。張國燾派羅炳輝、劉型來做工作,“工作團”送來《干部必讀》的小冊子,大講反對“毛、洛、周、博”的“右傾機會主義逃跑路線”。有人要發下去,我說不能發,當場就燒掉了。我立即發電報,向任弼時、賀龍、關向應報告,他們都說:“不要發,燒得好!”
6月22日紅六軍團到甘孜后,見到了朱德、劉伯承和張國燾。張國燾使用種種手段,想把六軍團拉過去,為己所用。他對六軍團政委王震,又是請吃飯,又是送東西。王震同志回憶說:張國燾一見面問了問六軍團長征的情況,接著就說,我很知道你呀!鐵路工人出身,能打硬仗,很勇敢啊!他見我上衣口袋別著自來水筆,忙問是什麼筆?給他看看。我說,是從一個國民黨軍官那裡繳獲來的。他說,是有名的派克筆呀!換給我用用吧!說著,拿出一把嶄新的外國造手槍給我。臨走時,他讓戰士牽來4匹馬送給我。我心裡明白,他是想拉擾我和六軍團聽他指揮。我們六軍團是井岡山的游擊隊發展起來的,一開始就是在毛主席領導下戰斗的,怎麼能聽你指揮去反中央呢!我回來后向朱老總作了匯報。朱老總說,給你的東西都收下,我們的行動還是聽中央的。
張國燾派人做軍團長蕭克的工作,封官許願。蕭克同志回憶說:“當六軍團六月三日在理化南之甲窪,與遠道前來迎接我們的部隊見面時,有的老戰友對我說:張國燾與中央分裂了,責任在中央。我盲目地相信了。我本來對中央根據地的損失和一方面軍在長征中的嚴重消耗與削弱有些不滿,加上片面地聽信了歪曲事實的說法,就把遵義會議前后中央的領導搞混淆了,曾在一些同志面前對中央表示過不滿情緒,這是錯誤的。但當我見到朱總司令,他誠懇地向我說明了事件發生的經過后,就改變了態度。這是我政治生活中一個最深刻的教訓。”
王震同志說:在甘孜,朱老總找我和蕭克談話。他說,井岡山朱毛的爭論,你(指蕭克)是站在我這一邊的,毛對,朱不對,如沒有朱毛之爭,就沒有新舊之別,這個爭論是很有意義的。王震同志說:1971年林彪死后,我和陳毅到朱德家去,又談起這件事。朱老總說,井岡山的爭論很有意義,一個新的,一個舊的,新的勝了舊的。陳老總還說,古田會議前我去上海向中央匯報,毛主席建議中央,不要開除陳獨秀的黨籍。陳獨秀被開除黨籍后,毛主席表示服從中央的決定。王震同志說﹔在延安毛主席強調講黨史還是要講陳獨秀的歷史功績,要講李大釗的歷史功績。
6月30日,紅二軍團在絨壩岔同紅四方面軍的三十軍會師,7月2日到達甘孜。張國燾派陳昌浩來作報告。王震同志說:任弼時告訴政治部主任甘泗淇注意,讓四方面軍來的干部,隻准講團結,號召抗日,不准講反對毛周張博和一、四方面軍的問題,四方面軍發的文件,一律不准往下發。陳昌浩聽后,就不講那些問題了。朱德和劉伯承及時地把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另立中央的真相,告訴任弼時和賀龍等同志。他們共同商議,如何想辦法同張國燾作斗爭,爭取和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
在甘孜,黨中央電令紅二、六軍團組成二方面軍,賀龍為總指揮,任弼時為政委,關向應為副政委,蕭克為副總指揮。王震同志說:
任弼時召開會議,報告國際國內形勢,講國際上要搞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國內要搞抗曰民族統一戰線,在這有利的形勢下,我們要北上抗日。任弼時對紅二、四方面軍共同北上,會合紅一方面軍,起了領導推動作用。
7月27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西北局,張國燾任書記,任弼時任副書記,統一領導紅二、四方面軍的北上行動。9月,紅二、四方面軍北上至甘南岷州地區,張國燾又提出西渡黃河,向青海、甘西發展的錯誤主張。王震回憶說:西北局在哈達鋪開會,參加會議的有張國燾、任弼時、朱德、賀龍、關向應、傅鐘、陳昌浩和我,徐向前在前方指揮沒有參加這次會議。會上,多數人否定了張國燾的西進計劃,決定繼續北上。
1936年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先后在甘肅會寧、寧夏將台堡會師,勝利完成長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