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毛澤東的“首任衛士長”

2013年08月22日13:50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毛澤東的“首任衛士長”

1927年10月23日破曉,部隊在江西遂川縣大汾鎮突然遭到反動地主武裝蕭家壁部的襲擊。當時,情況非常緊急,連長曾士峨和黨代表羅榮桓命令張宗遜帶一個排,負責護送毛澤東。秋收起義前后,幾十天的長途行軍跋涉中,毛澤東的腳背早已被草鞋磨爛了,走路一拐一拐,行動很困難。他不時的微微皺一下眉頭,有時被崎嶇的山路猛地硌一下腳,禁不住輕輕吸一口冷氣。看到他艱難行軍的樣子,張宗遜和戰士們一次次提出用擔架抬著他走,毛澤東擺擺手說:“謝謝大家,我自己能走。”張宗遜堅持要抬,毛澤東堅決不坐。雙方爭執不下,彼此都很動情,毛澤東退讓說:“你給我弄根竹竿,咱們拄著慢點走,好嗎?”爭執才平息下來。在回憶此段經歷時,張宗遜曾感慨地說:“我們覺得,毛委員是讀書人,並不善於長途行軍,但他竟能如此經得住艱苦,很令人佩服。”

1928年4月,朱德、毛澤東在井岡山會師,張宗遜擔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連長,成為“我軍創始階段的少數幾個連長之一”,一度兼任過江西永新縣游擊大隊大隊長。

在“工農武裝割據”斗爭中,張宗遜一直在毛澤東率領下行動,緊隨在毛澤東身旁。毛澤東從斗爭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建軍原則和作戰原則,張宗遜都能較早地得知,認真學習領會,並積極貫徹執行。1929年1月,紅四軍轉戰贛南、閩西,張宗遜在戰斗中成長,歷任紅四軍第三縱隊九支隊(營)副支隊長、支隊長、軍代理參謀長。

毛澤東很重視偵察敵情的工作,當時沒有無線電偵聽設備,軍隊情報主要靠派人出去偵察和收集報紙,他曾多次派張宗遜出去收集報紙。下井岡山不久,部隊在大柏地打的一個大勝仗,就是根據從報紙上得到的消息布置的。

1929年2月初,部隊到江西瑞金地區活動,張宗遜奉命帶一個大隊(連)進入瑞金縣郵政局收集報紙,報上的一行消息引起他的注意:“獨七師劉士毅蕭致平團,經瑞金尾隨共軍,朱、毛部不久將被殲滅。”這說明敵人正向瑞金開來,他當即將這重要的情報報告了軍部。軍部遂決定部隊不在瑞金停留,而到大柏地去,相機殲滅該敵。2月11日,陰歷大年初一,紅軍在大柏地布置了伏擊陣地。蕭敵自恃追擊紅軍有功,大搖大擺准時進入紅軍伏擊地。一仗下來,全殲了蕭團並俘獲敵人800多名、繳槍800余支。(賈曉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