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榮
當年為了中國抗戰而奔走吶喊的美國女作家賽珍珠,在中國曾有四個社會職務。上世紀40年代初,賽珍珠與斯諾等人應宋慶齡之邀成為“保衛中國同盟”的榮譽會員,從事向海外募集資金和醫藥物品。她又與斯諾夫婦等一起上書美國總統,呼吁成立“美國中國事業救助聯合會”,她擔任主席,在全美開展募集500萬美元的活動。同時,賽珍珠夫婦又成立了“緊急援華委員會”,工作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在半年內集資100萬美元援華。
賽珍珠夫婦還成立了一個“東西方協會”,親任協會主席。協會的刊物《亞洲》月刊,把斯諾的《西行漫記》分成《毛澤東自傳》與《二萬五千裡長征》兩部分,首先向世界介紹。魯迅、茅盾、郭沫若、柔石、丁玲、蕭乾、蕭紅的作品都曾在《亞洲》上發表。
賽珍珠是1934年告別她生活工作了43年的中國,回到美國弗吉尼亞州定居的。深深的中國情結使得她雖然身居大洋彼岸,卻依然關注著中國的一切。
盧溝橋事變血染中華大地,也牽動著賽珍珠的心。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對南京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進行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美國《芝加哥每日新聞》率先報道了這一消息,震驚了全世界。賽珍珠看到這些報道和“殺人比賽”的照片,無比震驚和憤怒,她發表文章,進行演講,譴責日軍的暴行,她說:“所有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報道,每個字、每一句話都被中國人的鮮血沾住,字裡行間發出了血淋淋的冤喊:還我頭顱!我不能袖手旁觀,視而不見!”她開始構思反映這一事件的長篇小說。
1938年6月,就在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批駁“亡國論”不久,賽珍珠發表政論《日本必敗》,她說:“美國人覺得中國與久宿野心的日本相對敵,中國是支持不久的,是必會投降的。但我以為這是不會有的事,中國絕對不會屈服日本!……在言論上,在著作上,我曾大膽地發表我不相信。我說,中國人是不會投降的,日本人也不能征服他們!”對於國共兩黨在中國抗戰和歷史進程中的表現,賽珍珠看得很清楚,她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是和平的唯一希望,但蔣介石因無視農民而失去了他的機會。”這些“放肆言論”的發表激怒了中國官方,雖然她當時獲得諾貝爾獎與中國有關,但南京國民黨政府派駐瑞典的使節卻奉命拒絕參加她的授獎儀式。她仍在舉世矚目的諾貝爾獎頒獎講壇上,向世界宣布“中國是不可征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