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青年毛澤東之路(11):問蒼茫大地

文熱心

2013年09月29日08:30   來源:湖南日報

原標題:問蒼茫大地

  “五月七日,民國奇恥”的手書。

  毛澤東致白浪滔天。

  武紹程

  周世釗

  蕭三

  ▲工人夜學外景。

  一師八班學生畢業照(四排右二為毛澤東)。本版照片均為資料照片

  本報記者 文熱心

  “關注時局、關注社會、關注下層”,是毛澤東在一師學習生活的特點。

  世界大戰,中國紛亂,社會陣痛,百姓如草,毛澤東不由得發出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天問”。

  “以天下為己任”,實現自己改造中國與世界的理想和抱負,他用自己的行動作出了回答。

  這,青年毛澤東紀念館裡的陳列可以印証。

  1

  足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

  在青年毛澤東紀念館裡,記者看到一本《明恥篇》的小冊子,上有毛澤東題寫的“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題詞時間為1915年夏。

  這一年的1月18日,日本以支持袁世凱作皇帝為條件,向袁世凱提出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1915年5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向袁世凱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時內答復簽訂。5月9日,袁世凱竟然接受日本要求。這自然引起了全國人民強烈反對。

  消息傳到長沙,一師師生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口誅筆伐運動,校園裡貼滿了聲討袁世凱、日本侵略者的文章。國文教師石潤山,“輟寢忘食,義憤填膺”,趕寫了揭露袁世凱與日本勾結、出賣祖國罪行的文章。毛澤東讀后深受教育,建議石老師還收集其他教師文章,編輯一本《明恥篇》。石潤山採納了毛澤東建議。

  毛澤東讀到這本《明恥篇》后,更是“心事逐浪高”,在該書封面上揮筆疾書這16個字,把愛國青年同報仇雪恥聯系在一起,激發廣大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毛澤東還把該書廣為寄贈、薦閱,並到處去演講、撰文、發表言論,擴大仇日宣傳及反袁宣傳。由於毛澤東在這場斗爭中的激烈言行和出色才干,把愛國師生團結起來,在一師形成了反帝愛國的熱烈氣氛,影響波及長沙各校。

  2

  足步:編書討伐“復辟派”

  在紀念館裡,記者也看到了毛澤東編輯的《湯康梁三先生之時局痛言》小冊子。

  這年秋天,袁世凱為圓“洪憲皇帝”美夢,在全國導演了一幕幕“勸進”鬧劇。湖南督軍湯薌銘勾結湖南一幫“復辟迷”成立了“籌安分會”。對此,一師師生們十分憤慨,同“勸進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

  毛澤東也採取石潤山編集《明恥篇》的作法,收集當時報刊上湯化龍、康有為、梁啟超三人有關對袁世凱稱帝不滿的言論,編印成冊,題為《湯康梁三先生之時局痛言》。這三人都曾經力主“君主立憲”,反對孫中山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國而聞名。毛澤東這一舉動無疑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說明袁世凱復辟不得人心。這本小冊子編印出來后,毛澤東立即組織進步同學,在校內外廣為發散,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影響。

  毛澤東的同學陳昌在1916年1月1日的日記中記載:“上午八時,接潤之書,並承賜《湯康梁三先生之時局痛言》一本”,並發表了一通感慨。

  毛澤東另一位同學周世釗后來也回憶:“痛言”出版后,“同學們都這樣稱贊毛澤東同志,‘我們隻知道罵,就沒有想到如何更進一步去做’。由於這件事,湯薌銘派大批軍警到一師搜查,學生的書籍、行李,都被搜遍。但是,由於毛澤東同志的領導早有准備,結果沒有查到什麼‘亂黨’痕跡。”

  在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中,有著校長孔昭綬智救毛澤東的情節,而真正智救毛澤東的是時任校長武紹程。在《湖南第一師范校長一覽表》中,記載著1915年8月至1916年2月,校長為武紹程。孔再次執掌一師是1916年9月的事,而此時湯已隨著袁世凱的死去而被逐出湖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趙晶)
相關專題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