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戍北平的公安中央縱隊司令員
平津戰役勝利結束,人民解放戰爭取得全國的勝利已成定局,新的國家政權即將誕生。為此,中央軍委決定將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七軍第一六○師改為第二○七師,隸屬華北軍區平津衛戍司令部,與中央警備團一起擔負中央領導、機關和北平的衛戍任務,吳烈任第二○七師師長,鄒衍任政委。
3月23日,中共中央機關和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從河北平山縣的西柏坡遷移北平,毛澤東把這稱為“進京趕考”,25日上午抵達北平清華園火車站。第二○七師和中央警備團先遣部隊提前做好安全警衛工作。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下車后,吳烈奉命接護他們到頤和園益壽堂作短暫休息。下午,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不顧旅途勞累,到西苑機場檢閱第四十一軍、第二○七師和四野的炮兵、坦克部隊。當日晚,吳烈率警衛營護送毛澤東安全住進香山雙清別墅。保衛香山成了中共中央社會部和警衛部隊的頭等大事,專門成立了“西郊治安委員會”,汪東興任主任,吳烈任副主任。
8月31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成立中國人民公安中央縱隊(軍級單位),吳烈任司令員,鄒衍任政委。下轄2個師,原第二○七師整編為公安中央縱隊第一師,吳烈兼任師長,鄒衍兼任政委,主要擔負中共中央領導與機關、各民主黨派負責人及外國駐華使館等警衛任務﹔以原中央警備團為基礎,擴編為公安中央縱隊第二師,劉輝山任師長,張廷楨任政委,擔負中共中央書記處及中央各部委辦的安全警衛任務。朱德在公安中央縱隊成立大會上講:中央遷移進住北京,有了你們這支政治上可靠、軍事技術過硬、熟悉警衛業務的部隊,北京的社會治安定會日趨好轉,中央領導同志和中央機關的安全就更加有了保障。
公安中央縱隊成立后,先后擔負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國大典、毛澤東第一次出訪蘇聯等重大國事活動的警衛任務。特別是毛澤東出訪蘇聯,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元首第一次重大外事活動,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出訪前,國民黨潛伏電台即向台灣國民黨保密局作了報告,美國駐台灣顧問布萊德和國民黨特務頭子毛人鳳直接指揮,制訂顛覆毛澤東專列、企圖進行暗殺活動的罪惡計劃。獲悉敵特的陰謀后,周恩來指示:要百倍警惕,防患於未然,絕對保証毛主席的安全。按照周恩來指示,吳烈對公安縱隊在任務分工、力量配備和警戒布置上進行了周密細致的研究,從北京至天津鐵路沿線布置了秘密的警戒哨兵。與地方公安部門密切配合,嚴密做好護路工作。吳烈和公安部副部長楊奇清親自乘壓道車走在毛澤東專列前面,護送毛澤東和代表團到達天津。毛澤東、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訪問蘇聯回國,他們又從天津護送專列安全返回北京。
擔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
新中國成立后,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國際交往日益頻繁,衛戍、警衛、司禮任務逐漸增多。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1959年1月22日,國防部發布命令,撤銷京津衛戍區,改設北京衛戍區,統一領導指揮北京市的警衛部隊。吳烈被任命為北京衛戍區司令員,中共北京市委第二書記劉仁兼任北京衛戍區政委。上任前,軍委副主席聶榮臻找吳烈談話:軍委考慮你從事警衛工作多年,對警衛工作熟悉,有豐富的經驗,決定由你組建北京衛戍區。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把這一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交給你,是對你的充分信任,希望你把這項工作完成好。
吳烈受命組建北京衛戍區后,按照上級指示精神,專門開會研究具體實施方案和兵力部署等問題。他帶領有關人員,幾乎跑遍了駐京各大單位和機關,了解情況,勘察地形,制定警衛方案。經過一周時間的緊張籌備和組建,1月30日,北京衛戍區在北京市西城區李閣老胡同(今力學胡同)24號正式成立。主要擔負黨和國家及軍委領導人、國家首腦機關、各民主黨派以及外國元首訪問等安全警衛,首都重大集會、社會治安和巡邏等衛戍勤務,司禮、閱兵和首都民兵隊伍建設等任務。
195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北京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前來參加慶典活動的有83個國家的高級代表團。為了確保慶典活動的絕對安全,北京衛戍區擔負慶祝活動的安全警衛任務,吳烈任國慶10周年閱兵總指揮部副主任。他在兵力部署上,採取周密布置、重點控制、照顧全局的原則,加強對重點目標的警衛。為應付突發事件,組織應急部隊擔負機動任務。對要害部位,設置便衣巡邏哨,晝夜執勤。同時,嚴格挑選2萬多名首都男女民兵,組成9個民兵方隊,參加國慶閱兵,接受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外賓的檢閱,圓滿完成了慶典受閱和警衛任務。
1977年9月,吳烈第二次來到北京衛戍區工作。這次是任北京軍區副政委兼北京衛戍區政委,傅崇碧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北京衛戍區司令員。他們按照上級要求,認真抓好部隊的衛戍警衛、軍事訓練、民兵工作和軍民共建等,使衛戍區部隊建設邁上一個新的台階。一直到1985年7月,任北京軍區顧問的吳烈離職休養,他才離開了自己鐘情一生的紅色警衛事業。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