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賀捷生追憶習仲勛:眷戀這片大地 

2013年10月18日08: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回到庄裡鎮,我之所以想起這位當年以年輕著稱的老革命家,把瞻仰他讀過書的立誠中學,拜謁他長眠的墓地,當成我預定的行程,不僅因為他多次受到毛主席贊賞,也不僅因為他就出生在離庄裡鎮隻有25裡的淡村鎮中合村,還因為他曾是我父親賀龍的老搭檔,兩個人在兩年多的戰爭歲月中,互相仰慕,休戚與共,至今仍讓我們驚奇和向往。雖然他比我父親小17歲,但同樣是我的父輩。

我父親和習仲勛第一次見面,是在關中腹地的涇陽縣雲陽鎮。那是1937年7月,按照中共中央關於與國民黨合作抗日的部署,我父親率領長征到達陝北的紅二方面軍駐扎在富平縣庄裡鎮,等待改編為八路軍一二○師。當時紅軍前總在雲陽召開團以上干部會議,討論紅軍改編的有關事宜。會議決定由關中選派一批兵員補充一二○師,直接東渡黃河開赴抗日前線。會后,關中特委一位特別年輕的負責同志就關中蘇區的軍事斗爭和兵員選調問題,專程到庄裡鎮來拜會即將出任一二○師師長的我父親。我父親對關中特委的熱情周到,對那位特別年輕的負責同志的謙遜和誠懇,印象深刻,一再對他表示感謝。那位特別年輕的負責同志說,賀總,你知不知道?我就是富平人。你們駐扎在庄裡鎮上的立誠中學,是我讀過書的母校,而且我就是在這所學校參加共青團,投身革命的。現在你們就要從這裡出發去打鬼子了,我們組織人民群眾支持自己的隊伍,還不應該嗎?

是的,那位關中特委特別年輕的負責同志,就是習仲勛。和毛澤東第一次見他一樣,我父親當時感到他是這般平實,這般沉穩,不禁在心裡驚嘆:難怪毛主席這麼看重他,賞識他,年輕有為啊!從庄裡鎮回去后,關中特委在關中部隊和游擊隊中層層動員,精心選拔,抽調了500名優秀戰士,編成一個補充團,由特委宣傳部長郭炳坤帶隊,開到庄裡鎮向我父親報到。望著這支士氣高漲、差不多清一色由西北漢子組成的隊伍,父親大喜過望,一個個捶著他們的肩膀說,你們的習書記真是慷慨啊,給我送來了真正的子弟兵。

幾十年后,父親已不在人世,擔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習仲勛同志撰文回顧那段歷史時說:“那時我任關中特委書記,還是一個青年,對賀龍這位‘兩把菜刀鬧革命’的民軍領袖、南昌起義軍總指揮、赫赫有名的紅軍統帥仰慕已久。我同他會面是在紅二方面軍總部,關向應、甘泗淇等同志當時也在那裡。我們一見如故,十分親切。賀總那堂堂的儀表、瀟洒的氣度、如火的豪情和爽朗詼諧的音容笑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那時起,我幾度在賀總的領導下工作,有段時間曾隨他之后共負一個方面和地區的領導之責。長期的相處,賀總的優良品德和作風使我深受教育,值得大家學習。”

習仲勛上述有段時間同我父親賀龍“共負一個方面和地區的領導之責”,是指1947年7月到1949年10月我父親離開西北揮兵進軍大西南那段日子。在這之前,他用了12年,從陝北的一個群眾領袖成長為黨和軍隊領袖集團的一員。抗戰勝利后,國民黨胡宗南部隊進攻陝北,他擔任由彭德懷任司令員的西北野戰兵團政委,協助比自己年長15歲的彭總連續取得了青化砭、羊馬河和蟠龍鎮三戰三捷。至此,扭轉了整個西北的戰局,開始轉入內線反攻。1947年7月21日至23日,鑒於戰爭形勢突飛猛進,中共中央在靖邊縣小河村召開擴大會議,決定將我父親賀龍統帥的晉綏軍區重新並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由我父親任聯防軍司令員,習仲勛任政治委員。中央做此決定,說穿了,是此后由彭德懷在前線管打仗,由我父親賀龍統管后方,這樣前方與后方便達成縱深一體化了。前提是,我父親必須把他從湘鄂西帶來的部隊交給彭德懷指揮,由戰場指揮官改為糧草官﹔習仲勛也要撤出戰場,回到后方與我父親同甘共苦。但在黨的決議面前,我父親和習仲勛都毫無怨言,毅然赴命,兩個人就這樣走到了一起。

在以后的三年頭兩年多時間裡,我父親和習仲勛風雨兼程,宵衣旰食,殫精竭慮,反復在黃河兩岸奔波。從邊區向四周蔓延的戰爭,就像一棵大樹,把無數條根須伸向后方:抬擔架,救傷員,修筑工事,籌措糧草,運輸各種軍需物資,肅清奸細,動員參軍,接受和改造俘虜……哪方面都不能耽誤。前線和中央機關向后方要人,要糧食,要子彈,一個命令下來,第二天頂多第三天就要送到。但是,在極短的時間裡,我父親和習仲勛運用駕輕就熟的指揮藝術,迅速組織了兩萬名游擊隊和十萬民兵,像天羅地網般撒在陝北的溝溝岔岔,山山峁峁,斷敵交通,拔敵據點,伏敵車隊,奪敵給養,緝查敵特,有力配合主力部隊作戰﹔邊區遭受連年大旱,農業歉收,財政經濟困難,動員群眾發展生產也不能延誤,可青壯年都上前線了,勞動力奇缺,那就精兵簡政,緊縮開支,把從機關和學校擠出來的人員全部調來種地。特別是為前方籌集糧草,輸送軍事物資,雷打不動,是沒有任何價錢可講的。當時西北野戰軍共有兵力約六萬人,中共中央和陝甘寧邊區各機關、部隊、學校及游擊隊約兩萬人,每月需要糧食一萬六千多石,一粒都不能少。父親和習仲勛每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征糧、催糧、運糧。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吳思瑤、趙晶)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習仲勛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