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賀捷生追憶習仲勛:眷戀這片大地 

2013年10月18日08: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寒冬來了,父親和習仲勛開始把精力投向歷史上著名的土改糾偏。因為新年就將到來,解放區在不斷擴大,而土地是群眾的命根子、戰爭的命脈,如果不解決土地問題,不僅來年的春種秋收將受到影響,而且任由“左”的風潮蔓向全國,勢必讓后方大亂,斷送前方官兵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成果。正好習仲勛在陝北土生土長,又最早在這裡領導革命,熟悉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一切,早在中央小河會議期間,他就注意到了邊區土改中出現的損害中農和民族工商業者利益、亂斗亂打的錯誤做法,指出此種偏向必須糾正。

1947年12月下旬,我父親和習仲勛一起去米脂縣楊家溝出席中共中央擴大會議,聽取毛澤東作《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報告。會議期間,習仲勛應約到毛澤東在扶風寨的住處,向毛澤東匯報陝甘寧晉綏邊區的戰爭、生產和群眾生活情況,特別提醒不能讓土改過火的傾向發展下去,引起了毛澤東的關注。會議結束時,新的一年已到來,習仲勛和我父親兵分兩路,我父親回聯防軍司令部主持工作,習仲勛率領工作組直接插到綏德、米脂傳達中央十二月會議精神,檢查和指導土地改革,從綏德地委開始著手糾偏。1月4日,在楊家溝中央會議結束后的第七天,即致信西北局並轉黨中央,匯報綏德各縣在土改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對土地改革應該沿著什麼方向前進,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毛澤東看到這封信,立刻給我父親和習仲勛及西北局發來電報,表示“完全同意仲勛同志所提各項意見。望照這些意見密切指導各分區及各縣的土改工作,務使邊區土改工作循正軌進行”。1月5日,習仲勛從綏德地委前往子洲縣檢查工作,連續三天,沒日沒夜地找各級干部和群眾談話,了解土地改革的進展和存在的問題。

他在子洲縣整整待了九天,這是扎扎實實搞調查研究的九天。九天下來,看到“左”的偏向造成的禍害,血淚斑斑,觸目驚心。1月19日,習仲勛奮筆疾書,再次致電黨中央和毛澤東,指出土改糾偏工作刻不容緩。電報列舉了九個方面的問題,希望引起中央重視。在寫這份報告時,他的心裡非常痛苦。因為他在大革命時期就在這片土地上從事農民運動,建立革命政權,該打的土豪打過了,該分的田地和浮財分過了。抗戰八年,黨中央駐扎在延安,中央機關和數萬部隊的吃喝,都離不開群眾的省吃儉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解放戰爭開始了,戰斗部隊人數越來越多,仗越打越大,群眾對戰爭的支援,無不傾其所有。不久前他到綏德、米脂一帶征糧,親眼看到老百姓寧願吃糠咽菜,也要把節省下來的糧食送給部隊,有的還把未完全成熟的高粱、豇豆提前收回來,連夜炒干充當軍糧。但邊區一些地方的土改卻不分青紅皂白,搞“查三代”,“村村點火,戶戶冒煙”,把許多勤儉持家的勞動者打成地主富農,如此折騰下去,這怎麼得了?像富平縣庄裡鎮著名愛國將領胡景翼的后人,紅二方面軍進駐鎮子后,不僅拿出了家裡的錢財,而且動員全鎮的人,一次就為部隊籌糧數萬斤。現在要“查三代”,把這些人捆起來,當成斗爭對象,哪有這樣的道理?因此,在電報末尾,他悲傷地寫道:“我看一有‘左’的偏向,不到半月,就可把一切破壞得精光。”

毛澤東在接到電報的次日,復電習仲勛,又一次表示完全同意他的意見,望堅決糾正“左”的偏向,並指示各解放區務必改正“左”的錯誤。

習仲勛的這次有關土改糾偏的實地調查研究,時間長,沉得深,專注度高,巡視面廣,既不回避問題,也不掩飾矛盾。每到一地,都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提出應該採取的政策和策略,及時向黨中央、毛澤東報告。收到回電后,又把毛澤東對土地問題的研究、思考和疑問,放到實踐中去檢驗、論証,得出答案,實際上充當了毛澤東的土改特使和撥亂反正先行者的角色,因而引起全黨的關注。調查研究歸來,他迅速與西北局、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和邊區政府三方達成共識,決定在陝甘寧和晉綏邊區全面展開糾偏。緊接著,習仲勛和我父親,還有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等,馬不停蹄,各自帶領工作組奔赴各縣糾偏。用我父親后來的話說,糾偏如救火,他們是“跑著糾”。到這年的4月,事態得到了有效控制,西北的土地改革終於回到了正確軌道。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吳思瑤、趙晶)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習仲勛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