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毛澤東首次訪蘇和新中國的外交方針

2013年11月06日14:1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澤東第一次訪蘇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是對他1949 年6 月提出的“一邊倒”方針的成功實踐。“一邊倒”,即倒向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一邊。這一方針的提出,是毛澤東在總結中國革命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從當時整個國際戰略格局,主要是美國等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採取敵視態度並實行包圍封鎖這個現實情況出發的。鄧小平曾經說,毛澤東把外交政策上的“一邊倒”和軍事上迅速佔領全國、經濟上實行自力更生,稱為打破帝國主義封鎖之道。並且認為,外交政策上的“一邊倒”,越早表現於行動對我越有利,這樣是主動的倒,免得將來被動的倒。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毛澤東把出訪蘇聯看作是一件大事,在新中國建立之初就付諸實現。

“一邊倒”,是指國際戰略態勢上的“一邊倒”,決不意味著處處事事都依從別國,跟著別國的指揮棒轉,更不是去作附屬國。恰恰相反,它是以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為前提的。毛澤東在提出“一邊倒”方針的前后,還提出“另起爐灶”和“打掃干淨屋子再請客”的外交方針。

“另起爐灶”,是毛澤東在1949 年春提出來的。同年3 月5 日,他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中提出:“不承認國民黨時代的任何外國外交機關和外交人員的合法地位,不承認國民黨時代的一切賣國條約的繼續存在,取消一切帝國主義在中國開辦的宣傳機關,立即統制對外貿易,改革海關制度,這些都是我們進入大城市的時候所必須首先採取的步驟。在做了這些以后,中國人民就在帝國主義面前站立起來了。”

對於這個方針,周恩來作過很好的說明:“1949 年春,毛澤東同志就說過,我們的一個重要外交方針是‘另起爐灶’,就是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舊的外交關系,而要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外交關系。”“毛澤東同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宣告,我國同外國的外交關系要建立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這是一百多年來舊中國的政府所沒有做到的。”“這一‘另起爐灶’的方針,使我國改變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獨立自主的外交關系。”

“打掃干淨屋子再請客”,是毛澤東在1949年一二月間同米高揚的談話中首先提出的。隨后,在七屆二中全會上,這個方針就被正式確定下來了:“關於帝國主義對我國的承認問題,不但現在不應急於去解決,而且就是在全國勝利以后的一個相當時期內也不必急於去解決。”對於這一方針,周恩來也作過很好的說明:“帝國主義總想保留一些在中國的特權,想鑽進來。有幾個國家想同我們談判建交。我們的方針是寧願等一等。先把帝國主義在我國的殘余勢力清除一下,否則就會留下它們活動的余地。帝國主義的軍事力量被趕走了,但帝國主義在我國百余年來的經濟勢力還很大,特別是文化影響還很深。

這種情形會使我們的獨立受到影響。因此,我們要在建立外交關系以前把‘屋子’打掃一下,‘打掃干淨屋子再請客’。”毛澤東善於用形象、生動又通俗的語言,概括和表述自己的重大戰略思想和理論觀點。用“一邊倒”“另起爐灶”“打掃干淨屋子再請客”表述他的國際戰略方針和外交思想,就是一個例子。這三句話成為新中國建國初期在外交上起指導作用的基本方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