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踏遍萬水千山 隻為追尋前輩足跡——專訪毛澤民外孫曹耘山

本刊記者 呂其慶

2013年11月08日10:31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919年春在長沙

毛澤東三兄弟的革命情誼

毛家三兄弟出生在湖南湘潭縣韶山沖,毛澤民1896年出生,比毛澤東小3歲,最小的弟弟毛澤覃比毛澤東小12歲。他們家境並不富裕,為供養大哥上學,毛澤民14歲輟學開始在家勞動,后來小弟也隨大哥去長沙讀書,一家重擔都落在老父毛順生和老二毛澤民肩上。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毛家的生計逐漸好轉,家裡的房子從五間半茅草房,改建成了十三間半青瓦房,並以“義順堂”名義發行了自家的“紙票”,“這一做法也顯露了毛澤民早期的的經濟頭腦,一個山村裡的農民,懂得用金融手段來集資、周轉”,曹耘山說。

毛家兄弟的母親文素勤父親毛順生分別在1919年和1920年相繼去世。這之后,毛澤民在毛澤東的帶領下,義無反顧地參加革命。曹耘山對記者說,“離開好不容易操持起來的家,毛澤民最開始有些猶豫,而這時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毛澤東,已經有了要為民族解放獻出自己所有利益的思想准備”,最后毛澤民還是聽從大哥的想法放棄家產,他先是在毛澤東創辦的湖南自修大學搞勤務工作,工作之余開始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進步很快,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春天,毛澤民跟隨毛澤東到湖南開展農民運動。后到廣州參加農民運動講習所。隨后,輾轉上海、天津、武漢等地,從事黨中央的秘密出版發行工作。1927年5月,毛澤覃奉命秘密從廣州取道上海前往武漢,途中,意外在江輪上與毛澤民相遇,抵達武漢后,與毛澤東團聚。

曹耘山說,1927年的那次聚會,是三兄弟及親屬在一起時間較長的一次。而當時的革命形勢非常危急,國共兩黨關系全面破裂,武漢三鎮已是黑雲壓城,中國革命究竟向何處去,三兄弟在一起日夜促膝長談。毛澤東對兩個弟弟說:“現在和平的日子不多了,我們三兄弟在一起的日子也不多了。”毛澤東問毛澤民,他說一切聽大哥安排。毛澤東說,“那好,我准備搞秋收起義,你就給我籌備糧草和資金”。毛澤覃選擇隨國民革命軍參加南昌武裝起義。從此,毛家三兄弟共同舉起武裝斗爭的大旗,各天水一方。

中央紅軍長征時,毛澤民擔任中央縱隊十五大隊的政委,負責扁擔銀行和部隊供給。而毛澤覃則留下堅持游擊戰,他率領部隊轉戰於閩贛邊界的崇山峻嶺中。1935年4月,他所帶領的部隊在瑞金紅林山區被國民黨包圍,為掩護游擊隊員脫險,毛澤覃英勇犧牲,時年29歲。而剛到陝北的毛澤民從敵人的電台中得知此消息,立即趕到大哥毛澤東住所。毛澤東悲痛地說:“母親生前多次囑托讓我照顧好小弟,我沒盡到責任。”

1938年2月,受中央派遣,毛澤民化名周彬到新疆任財政廳代廳長,做黨的統戰工作。1943年9月27日,毛澤民與陳潭秋、林基路等共產黨員被反動軍閥盛世才秘密殺害,時年47歲。毛家三兄弟中有兩人為中國革命獻出寶貴生命。

接過母親手中的接力棒,尋蹤的腳步繼續向前

毛澤民的女兒毛遠志同樣歷經磨難。“外公曾給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的負責人寫信,說我還有一個女兒在湖南老家,坐過國民黨的監獄,討過飯,在地主家當過丫頭,后在一家做童養媳,非常苦。希望能想辦法找到她,送到延安來。這就是我的母親。”

“母親很少在我們面前提家庭的事情,直至初中畢業報考空軍飛行員需要填政審表,我才得知自己的外公是毛澤東的親弟弟毛澤民。”曹耘山告訴記者,在幾十年的人生路上,母親遵照了毛澤東的囑咐:“做任何事情,不要打父輩的旗號,要靠組織、靠群眾、靠自己”,她甚至隱姓埋名,對外交往時自稱“阮志”。

在曹耘山看來,雖然母親很少提外公的事,但她內心卻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她的父親。八十年代初離休后,毛遠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搜集和整理與毛澤民有關的文獻資料。“當年沒有復印機,母親就一頁紙一頁紙地抄,去韶山、長沙、安源、九江、撫州、南昌等地,把整理、搜集到的資料分門別類裝滿了近30個文件袋。”

1990年,毛遠志因病去世,曹耘山便從母親手裡接過接力棒,沿著前輩的足跡輾轉於祖國的萬水千山,工作積攢下並不豐厚的收入都貼補在匆忙的行程上。尋蹤之路最遠曾到俄羅斯,白天像小學生學字般在檔案館伏案抄資料,夜裡一人住進地下室整理資料,這樣一呆就是三個星期。但凡有新的線索,再遠的路他都要走一遭。

如今曹耘山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前輩的尋蹤和史料研究中,從湖南韶山、安源路礦、中央蘇區,到陝北、新疆,這條毛澤民的革命之路他前前后后走了不下3遍,在行走的過程中,他歷經過艱辛磨難,但更多的是興奮和喜悅。對他而言,任何一個新的線索都是不容放過的“線頭”,說不定它就會牽出個千尺彩練,他搜集整理了大量歷史文獻和檔案資料,在此基礎上撰寫了《尋蹤毛澤民》、《革命與愛:共產國際檔案最新解秘毛澤東毛澤民兄弟關系》兩部書,並拍攝了4集文獻紀錄片《毛澤民》。“這是我這幾年尋蹤的結晶,更多的是父母親這一輩的心血”。圖書出版之際,曹耘山來到新疆烏魯木齊外公毛澤民烈士墓前,也趕到湖南韶山母親墓前,獻上圖書和光盤告慰先人。他想讓已故的先人知道,對前輩的追尋,將會隨著血緣一樣不停地傳承下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