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踏遍萬水千山 隻為追尋前輩足跡——專訪毛澤民外孫曹耘山

本刊記者 呂其慶

2013年11月08日10:31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在俄檔案庫裡查到毛澤民檔案

“我的家人在這裡犧牲都不怕,我去看看怕什麼”

2006年,曹耘山開始尋找毛澤覃的犧牲地。“我去了瑞金,想看看毛澤覃犧牲和埋葬的地方。當地人告訴我,地點在大山裡,梅雨季節經常塌方,很危險。我說我的親人在這裡戰斗犧牲都不怕,我去看看怕什麼。”曹耘山最終走進了大山,村干部領來一位已經95歲的老太太,當年就是她親手埋葬了毛澤覃。老人顫巍巍地帶我來到山邊,在一個沒有任何標志的小土包前停下來。說這就是毛澤覃的墳。她回憶,毛澤覃尸體抬下來時,全是血和泥……讓曹耘山感到心酸的是,這位毛澤東疼愛的小弟弟,紅軍師長,革命烈士,隻留下一個光禿禿的墳包。為此曹耘山又到處奔走呼吁解決問題。

年過六十,好多人到了這個年齡都在頤養天年,曹耘山反而更忙了,他大概一個月在北京的時間不超過10天,他說,每天他都在思考前輩的選擇,每一次思考都有新的認識,“就比如前輩常提的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毛澤民在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行長時,管著中央蘇區的‘錢袋子’。但他從不搞特殊化,不亂花公家一分錢,即便是毛澤東來銀行視察工作,也是按照普通的伙食標准配給。”曹耘山感概道,“到如今,改革開放三十多,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物質生活也越來越豐富,但越是在物質富裕的時代,越需要有精神力量的支撐。我覺得要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我們的革命歷史,特別是那些默默犧牲、被人們遺忘的革命烈士,要記住我們中華民族可貴的精神,我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多做些精神傳承傳播的事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