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木
在桂林和美國
1938年10月武漢淪陷后,謝和賡隨第五戰區司令部撤往廣西桂林,隨即李克農也在桂林建立了八路軍駐桂林辦事處。此時,由洪深、金山率領的上海抗戰演劇二隊也來到桂系所轄的第五戰區宣傳,而此前該隊在南京時,謝和賡曾奉命探望,他對演劇二隊的人員已非常熟識,特別是對隊中的女主角王瑩,更是別具情懷。王瑩是20世紀30年代活躍於劇壇、影壇、文壇的三棲明星兼作家,15歲時加入共產黨,又曾在上海藝術學院、復旦大學、暨南大學、中國公學等校讀書,還遠去日本留過學,因主演了夏衍創作的國防戲劇《賽金花》而聞名上海灘。
此時,李宗仁與夫人郭德潔邀請該隊來桂林演出,還打算由廣西省政府資助他們赴南洋演出,通過向華僑宣傳抗戰,募集抗日資金和物資。演劇二隊來到桂林后,更名為“中國救亡劇團”,他們的演出,深受廣西各界好評,而謝和賡更加成為追星一族,此時
他對王瑩的情感終於釋放而出了。
謝和賡曾與白崇禧夫人馬佩璋的表妹杜榮結婚,但兩人沒有感情基礎,所謂志不同道不合,結婚不及一年,就分居了,僅僅維持著一樁婚姻關系。謝和賡接觸到王瑩之后,心有所屬﹔而王瑩也鐘情於這位英俊的青年軍官,並十分同情他的境遇。謝和賡和王瑩陷入熱戀后,在社會上和黨內,許多不知內情的人們卻對他們提出了非議。
此后,太平洋戰爭爆發,當時為了爭取美國支持中國抗戰,國共兩黨都向美國派遣了一批留學生,以便對美國各界開展外交和統戰宣傳,謝和賡和王瑩兩人也被推薦到美國留學。行前,周恩來分別與謝和賡、王瑩談話,
周恩來說:“你們的戀愛關系完全正當,到了美國后,希望你們相依為命,互相學習,真誠相愛。但為了工作,小謝還不能解除舊的婚約,在舊關系解除之前, (你們) 暫時不能結婚,也不能同居。這是中央的規定。”
1942年,謝、王兩人分別以國民政府海外部海外視察員、學習員的身份赴美留學,其間他們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和指示,隻以友人身份相處。新中國成立后,謝和賡收到家人寄來的其與前妻離婚的判決書以及刊登有前妻與他離婚通告的《桂林日報》,才於1950年2月和王瑩正式結婚。
在美國,謝和賡先后在美國世界事務學院、美國西北大學、費城州立大學研究院學習。王瑩則先后在貝滿學院、耶魯大學學習,另外她還去鄧肯舞蹈學院學習過舞蹈。其間,謝和賡曾接辦了美國華僑報紙《紐約新報》,任代總編輯一職,負責翻譯和撰寫社論的工作,並充分利用這個輿論陣地,廣泛宣傳中共抗日救國的方針政策,爭取廣大愛國華僑和美國人民支持中國人民的解放斗爭。王瑩則被推選為中國代表參加了世界青年學生代表大會,曾到美國各地的工廠、學校演講,並用英文演唱中國的抗戰歌曲,大大激發了華僑的愛國熱情。她還組織一個中國劇團,並首先應羅斯福總統夫婦的邀請,專程到白宮演出,隨后又率團到美國各地巡回演出。
1954年冬,美國掀起了一股反動的“麥卡錫主義”風潮,謝和賡和王瑩此時的身份已經暴露,他們被美國移民局扣押,並被投進哀離思島的監獄,當時美國當局還威逼他們加入美國國籍,受到兩人的嚴斥。
![]() |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