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那些難忘的東北抗聯歌謠

2013年11月21日15:02   來源:黑龍江日報

原標題:那些難忘的東北抗聯歌謠

除了這些膾炙人口的軍中歌曲之外,東北抗戰的大量抗戰歌謠也在抗戰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些歌謠的作者多數已不可考,但其歷史功績不可磨滅,其精神不朽。《十大勸》就是用東北民歌填詞而成的一首動員群眾參軍參戰的鼓動性歌謠。

大炮連聲響,鬼子逞霸強,

欺壓我國實在太猖狂。

一勸我爹娘,聽我把話講,

我去參軍不要把我想。

二勸我的哥,聽我把話說,

我去參軍你好好把活做。

……

九勸我村長,你要記心上,

抗聯來了多多送好糧。

十勸我自己,參加抗聯裡,

打垮小倭奴革命干到底。

《高粱出了苗》以兒童的口吻描繪了抗日戰爭的火熱場面。

高粱出了苗,炸了大鐵橋﹔高粱拔節長,炸了飛機場﹔高粱紅又紅,炸了鬼子營。

東北抗戰歌謠在東北少年兒童中的傳播,培育了他們愛憎分明的道德情操,使他們從小養成愛國主義精神。《我要去放哨》則塑造了國破家亡的境況下,勇敢機智地參與抗戰活動的東北小英雄形象。

小公雞呀你別叫,自個去把虫子找,我要扛槍去放哨,等我回來把你叫。

小牛牛,紅兜兜,手拎小糞筐,肩扛小鎬頭。哪裡有糞哪裡走,悄悄溜到咱村口。給抗聯,送口信,村裡來了日本狗!

抗戰期間,因日寇兵力高度集中於東北,且頻繁“掃蕩”,使抗聯無法建立起鞏固的根據地。據《東北抗日聯軍》記載:1936年8月1日,東北革命軍第3軍正式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后,他們在鬆花江兩岸的廣闊地區積極開展游擊戰,不斷打擊日偽軍。同年秋,北滿抗日游擊區擴大到30余縣。在游擊根據地內普遍建立了抗日救國會、婦女會、兒童團、農民自衛隊等群眾性的抗日組織。在抗聯經常活動的游擊區,老百姓不僅為抗聯提供給養,而且為抗聯站崗放哨,通風報信。兒童年紀小不引人注意,他們就成了抗聯的編外小哨兵。歌謠以兒童的口吻塑造了日寇鐵蹄下愛國的東北兒童的可愛形象。

《別看年紀小》:別看年紀小,個個本領高,白山頂,去放哨,見了鬼子影,三棵白樺齊放倒!鬼子兵,進屯找,哈哈,抗聯隊伍早就沒影了。

歌謠生動地刻畫出東北兒童的機智、勇敢又童心未泯的可愛形象。既充滿緊張的戰斗氣息又洋溢著歡快活潑的氛圍。

《小花貓》:小花貓,叫咪咪,還不給我睡覺去。在家好好來休息,我給抗聯送信去,你別叫,你別急,回來我帶給你好消息!

與前一首的主人公相比,這一首中的主人公年紀更小,完全是稚氣未脫的一個小頑童,可在那特殊的環境中,他也積極地加入到全民抗戰的洪流中。

東北兒童不僅僅為抗聯站崗放哨,稍大一點,他們便勇敢地直接參加抗聯,走上前線,面對面與侵略者搏殺。下面的歌謠使我們看到一個稚氣未脫的少年踮起腳尖站在抗聯戰士的槍前比高低的場面,生動形象。

《翹起腳尖沒槍高》:一枝動,百枝搖,誰當抗聯誰光榮。小嘎子進山當抗聯,翹起腳尖沒槍高。

在東北抗聯隊伍中有一支由青少年組成的隊伍——少年鐵血隊。這支隊伍是由抗聯一路軍總指揮楊靖宇親手組建的。少年鐵血隊在極其艱險的戰爭環境中鍛煉成長。據當年楊靖宇的警衛員后來擔任少年鐵血隊指導員的王傳勝回憶,少年鐵血隊曾主動配合大部隊完成了許多艱巨的任務。當時,抗聯各軍幾乎都有少年營、連等以少年為主的建制。

《鐵血隊 名氣大》:鐵血隊,名氣大,鬼子聞名心害怕。林中路旁埋地雷,漫山遍野開紅花。鬼子來掃蕩,准啃鐵西瓜。

《打據點》:鐵血隊,少年連,神出鬼沒打據點。月黑頭,摸下山,炸藥包送到炮樓邊,“轟隆轟隆”連聲響,鬼子騰空飛上天。

慘遭日寇蹂躪的東北猶如漫漫黑夜,而東北抗聯隊伍就是那漆黑夜幕下窮人心的頭一盞燈。

《數星星》:白山頂,數星星,一顆一顆眨眼睛,抗聯隊,出英雄,英雄多過滿天星。楊司令,數頭名,窮人心頭一盞燈。

《棵棵變成抗聯兵》:白山鬆,郁蔥蔥,長滿長白各山嶺。隻要鬼子一進山,棵棵變成抗聯兵。

東北抗日聯軍沒有鞏固的根據地,軍需供給非常困難,絕大多數的軍需靠從敵人那裡繳獲,正如抗戰期間關內傳唱的《游擊隊歌》所唱的那樣:“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東北抗日聯軍》記載:“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由於作戰勇敢,繳獲較多,基本是人手一件武器,全軍基本全部換上當時比較先進的日制‘三八式’步槍,並有相當數量的輕、重機槍、迫擊炮、無線電台等裝備。”

如《專打鬼子后腦勺》:大蓋搶,南洋造,鬼子送來抗聯要,端起來,把准瞄,叭勾,叭勾,專打鬼子后腦勺。

《歪把子》:歪把子,日本造,抗聯大軍繳來了。歪把子,嗓門高,對著鬼子嗷嗷叫。歪把子,到咱手,嚇得鬼子直發抖。歪把子,手中攥,打得鬼子血糊爛。

偽滿洲國期間,日本人為加強對國人的統治,在東北大地遍布警察局、警察署和警察所。一些偽滿警察依靠日本人的勢力對中國人敲詐勒索,欺男霸女,無惡不作。中國人對這些偽滿警察恨之入骨,於是就自發產生了一些民謠。用以揭露偽警察的丑行。

《警察是條狗》:警察是條狗,緊跟日本走,鬼子喊“巴嘎”,警察便下口。

《警察是個溜門狗》:警察是個溜門狗,夾著尾巴可街走,洋刀敲腚錘兒,警棍手中抖。東聞聞,西瞅瞅,見著雞鴨抓,搶來娘們摟。打百姓,喝大酒,甘當漢奸賊,丟盡祖宗丑!

《罵漢奸》 :死心塌地狗漢奸,一套黃皮身上穿。為虎作倀把國賣,屠殺群眾忘祖先。億萬人民齊抗戰,趕走日寇把身翻。認賊作父罪難逃,一命嗚呼上西天。

東北抗聯是在日寇重兵盤踞的險惡環境中戰斗的,與武裝到牙齒的日寇相比,他們沒有后勤,沒有補給,因而除了靠戰場繳獲來補充外,就隻有依靠廣大群眾的支援。日本侵略軍在屢遭重創后,逐漸發現抗日聯軍與人民群眾的魚水關系,認識到抗聯深深植根於人民群眾之中就是不可戰勝的。歌謠藝術地印証了東北抗聯與人民群眾的魚水關系。

《進屋喝碗熱豆漿》:山腳下,小河旁,門前有棵老白楊,抗聯打仗進山裡,別忘我家老地方,有朝一日打此過,進屋喝碗熱豆漿。

《綠綠瓜蔓一條根》:綠綠瓜蔓一條根,百姓和抗聯一條心。不分軍,不分民,一心一意打日本。(楊滿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