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那些難忘的東北抗聯歌謠

2013年11月21日15:02   來源:黑龍江日報

原標題:那些難忘的東北抗聯歌謠

抗聯曾戰斗過的山洞

抗聯雕塑

在雪地裡戰斗的抗聯戰士

深山(水墨畫) 方培恩作

東北抗戰歌曲和歌謠忠實記錄了東北人民浴血奮戰、光復祖國的戰斗歷程,它不僅激勵了當年抗戰軍民的斗志,也告誡生活在和平時期的人們,不能忘記中華民族那段苦難屈辱的歷史,不能讓歷史悲劇重演。

“九一八”事變后,萬惡的日本鬼子對中國人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可謂是血債累累、罄竹難書。而東北抗聯在與十惡不赦的日本人拼死搏殺中產生了不朽的抗聯文化,光照后人。

日寇侵華后,中共整合東北各種抗日武裝力量,組建了東北抗日聯軍。這支隊伍在中共領導下,面對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軍,在極其嚴酷的環境下,前仆后繼,英勇作戰,歷盡艱辛,給了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同時也有力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在中華民族解放斗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都留下了濃重的一筆。當年淪為亡國奴的東北民眾對這支隊伍充滿感情,他們不斷通過各種方式對抗聯戰士們熱情歌頌。於是在冰天雪地和艱苦卓絕斗爭中,就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了東北的抗聯文化。

近年來已開始有人對抗聯歌曲和歌謠進行研究,挖掘整理東北抗日聯軍歌曲及關東的抗日歌謠,對研究當年的抗聯文化和教育后人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1932年,楊靖宇初到磐石組建中國工農紅軍南滿32軍游擊隊,為爭取團結各方面反日愛國力量和幫助他們掌握游擊戰術要領,寫了一首《四季游擊歌》:

“春日裡游擊地利為我用,

路濘滑河水冰敵人難行動,

不貪生不怕死奮勇去殺敵,

抗日成功的基礎早奠定”﹔

“夏日裡游擊草木來相幫,

樹葉濃草深長到處可隱藏,

不要慌不要忙瞄准敵人,

臨陣殺敵要沉著才能戰勝”﹔

“秋日裡游擊精神分外爽,

打日賊殺走狗計策最優良,

整化零零化整神出鬼又沒,

襲擊夜戰得勝利四海名揚”﹔

“雪地裡游擊我們有特長,

穿踏板扶長杆不用喂馬糧。

登高嶺走窪甸步履比馬快,

趕走日本強盜功垂霄壤。”

這首歌借用學堂樂歌《十八省地理歷史》的曲調,旋律優美,朗朗上口,充滿團結作戰、樂觀向上的愛國激情,很快就在南滿大地傳唱開來。

在一些已知的資料中,當年的東北抗聯歌詞和抗日民謠不但有文採飛揚的佳作,還具有愛國主義教育價值。如由李兆麟、於天放、陳 雷作詞的《露營之歌》,是東北抗日聯軍中最著名的歌曲之一,曲譜為古曲《落花》調。此歌誕生於1938年,四段歌詞分別描寫了抗聯部隊西征前后和西征過程中一年四季的露營生活。歌曲氣勢磅礡,真實地反映了東北抗聯艱苦的戰斗生活,抒發了抗聯將士們豪邁的氣概、高尚的情操、堅毅的決心以及樂觀的胸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