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四章  問乾坤沉浮

2013年11月28日13: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大革命失敗前夕的險惡危機,紛紜雜沓的歷史事件,瞬息萬變的革命形勢,似乎都沒有寫進詩裡,但作者的心情已經把它們包裹其中。

是呵,站在黃鶴樓上,極目所見,“九派引滄流”的浩蕩長江橫亙東西,一線如懸絲的京廣鐵路縱貫南北,形成了一座天然的地理坐標。

詩人佇立的黃鶴樓,正處在這南北東西的交匯點上。

在這裡交匯的,不光是南北東西。革命與反動,勝利與失敗,歷史和未來,似乎都在這裡交匯了。

“心潮逐浪高”的毛澤東,思考著革命的前途。

“剩有游人處”的黃鶴樓,見証了這一歷史關頭。

毛澤東后來在注釋這首詞的時候,毫不掩飾地說: “1927年,大革命失敗的前夕,心情蒼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這是那年的春季。”

從1925年秋天在長沙滿懷豪情問一聲“誰主沉浮”,到1927年春天欲說還休“把酒酹滔滔”,畫出了毛澤東在大革命洪流中的一條心靈曲線,這是一條從“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明快自信,到“沉沉一線穿南北”的蒼涼凝重的曲線。

1927年5月21日,一個叫許克祥的小軍閥,隻用一個團的兵力,就把湖南看似強大的農民運動徹底摧毀,把中國共產黨在湖南的力量全部打入地下。

這就是“馬日事變”。

正是“馬日事變”,讓“心情蒼涼”的毛澤東重新去理解“誰主沉浮”?重新去思考“出路何在”?

主宰沉浮的出路何在?—“槍杆子裡面出政權”。

在“八七”會議上,毛澤東一語驚天下。

他說:“對軍事方面,從前我們說孫中山專做軍事運動,我們則恰恰相反,不做軍事運動專做農民運動。蔣(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槍杆子的,我們獨不管。……須知政權是由槍杆子取得的。”

一個根本沒有想到摸槍的人,一旦從教訓的血泊中爬起來,可能比誰都更強烈地把槍杆子看作命根子。

“八七”會議選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但他謝絕了去上海黨中央機關工作的安排。他說,我不願去住高樓大廈,我願意上山下湖,去結交綠林朋友。

這是詩人習慣的詼諧幽默之語,但同樣也是革命家的嚴肅而獨具慧眼的政治表態。

因為隻有帶著武器“上山下鄉”,才是挽救革命的“突圍”之路。

當時的中國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

自幼熟悉《水滸傳》的毛澤東,特別喜愛那些扯旗造反,嘯聚山林,縱橫江湖的綠林英雄。

后來果然走上這條道路的毛澤東,特別喜歡宣傳《水滸傳》帶給歷史的一個深刻啟示——逼上梁山!

20世紀60年代,正是亞非拉許多國家的民族革命風起雲涌的時候。不少國家或政黨的領導人到中國來“取經”,他們除了向毛澤東請教武裝斗爭的辦法外,還常常問起毛澤東是怎樣成為戰爭大師的。

毛澤東的回答基本上就是四個字——“逼上梁山”!

他總是說: 我沒有准備打仗,是一個小學教師。干革命了,我們也很蠢,沒想到槍杆子,沒有想到蔣介石那麼厲害,到處抓人殺人,不要我們活了,一下子把我們打入地下。這七逼八逼,把我們逼上了梁山。

毛澤東和他的同事們的經歷,再現了“逼上梁山”這條悠遠之路。

毛澤東和他的同事們,以新的信念、新的方式重演了這條路上的悲壯故事。

但是,這條路走得很突然,走得更是艱難。它一下子改變了許多人的信念,重鑄了許多人的人生和命運。

比如毛澤東,握慣筆杆子的手,抓起了槍。

但拿著槍的手再來寫詩,就不再是雕琢出來的平仄,而是用槍聲來押韻了。

這種詩韻,毛澤東剛一踏上這條路,就敲響了它的第一個音符。

那是1927年9月。這個穿長袍、留長發,身子也顯得特別頎長的書生,發動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指揮三路人馬去攻打省城長沙。

按照毛澤東的要求,起義人員仿制蘇聯紅軍軍旗式樣,設計制作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紅底象征革命,旗中央的紅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鐮刀斧頭代表工農群眾,說明中國工農革命軍不同於國民革命軍,它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的工農革命武裝力量。

眼見自己策劃的這一從未有過的壯景,怎能不激起毛澤東的詩情呢?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

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

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

秋收時節暮雲愁,霹靂一聲暴動。

這首《西江月•秋收起義》,寫於起義開始之際。

這期間,毛澤東很忙,卻無比地興奮﹔他一度被捕,心情自然無比地焦急。心情之急迫,乃至不得不以詩抒懷,是可想而知的。

革命畢竟像“霹靂”那樣驚世駭俗,那樣暴烈,那樣具有震撼力,也那樣充滿特殊的詩意。

搞這樣一個大舉動,無疑是兩年前關於乾坤沉浮的那一聲詰問的實踐回音。

全詞文氣,寫得集中、緊湊,給人以旗開得勝馬到成功的感覺。對讀書出身,第一次領兵打仗的毛澤東來說,也很自然。他畢竟還不是一個成熟的軍人,甚至還不習慣穿軍裝。在當事人的回憶中,他始終穿著那身人們習慣了的長衫。

然而,暴動像霹靂一樣出現,也像霹靂一樣從空中劃過去了。

幾天時間,攻打長沙的三路人馬相繼受挫。下一步該何去何從,大家爭論不休。

靠詩情寫詩,但未必靠詩情辦事的毛澤東,說服大家,放棄合圍攻打長沙的計劃,指揮一千多人馬向山區轉移。

誰都不會料到,這一去,便成就了一位天才的軍事家。

這一去,也成就了一位卓越的馬背詩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謝磊)
相關專題
· 圖書連載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