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月蘭
“反貪污浪費與反官僚主義的斗爭,是密切不可分離的”
早在蘇維埃時期,毛澤東就明確指出:“要把官僚主義方式這個極壞的家伙拋到糞缸裡去,因為沒有一個同志喜歡它。”中央工農檢查委員會在分析造成當時蘇區各級機關出現的貪污浪費的原因時就曾指出:造成貪污浪費現象發生的重要原因就是領導者的官僚主義,有的地方的領導者將涉及財務方面的工作交由自己的親戚,對其工作不檢查,不監督,任由其貪污行為的發展。對貪污分子平時工作消極、貪污浪費行為不能及時察覺。比如中央總務廳在被群眾舉報發現有貪污問題后,其主要領導最初不相信群眾的舉報,后盡管在監督部門的要求下進行調查,但卻採取官僚主義的態度,不深入群眾,以主觀的看法作結論報告給監督部門。在對中央一級反貪污斗爭的總結中,中央工農檢察委員會也指出:“貪污腐化的發生,是由於官僚主義的領導存在,因此反貪污浪費與反官僚主義的斗爭,是密切不可分離的。”
蘇維埃時期反貪污反浪費和反官僚主義的運動的啟示
這是我黨歷史上一次自上而下,針對政府機關所開展的較大規模的倡導節儉和反貪污反浪費和反官僚主義的運動。運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
1、蘇維埃中央的高度重視。在開展的全蘇區的反對貪污浪費運動中,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等簽署了《關於懲治貪污浪費行為》的命令,突顯了蘇區中央懲治貪污腐敗的決心和力度。時任蘇區中央執行委員會副主席的項英還親自赴雲都調查該縣的貪污腐敗的情況,並寫出了對雲都縣政府領導和工作人員貪污腐敗問題的調查報告,報告對雲都縣的貪污浪費現行的方式的具體情況和原因做了深刻的剖析,從而引起蘇區黨和政府的警醒。
2、建立較為健全的監督檢查機制。中華蘇維埃政府成立后,針對各級政府的工作情況,實行工作檢查。1932年3月2日,臨時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頒布第五號命令即《切實執行工作檢查》,命令提出了對各級政府工作的六項檢查內容,其中第三條是檢查“節儉經濟幫助紅軍發展革命戰爭的工作,各級政府做到了什麼程度?成績怎樣?”第六條是檢查各地財政統一情況。包括“各地切實執行沒有?其程度如何?有些什麼障礙?在統一財政中發現有隱藏、貪污情形否?”正是有了這些針對性的檢查內容,使得檢查工作有了明確的目標,做到了有的放矢,也是蘇維埃各級政府機關貪污浪費現象被發現的重要方面。同時,較為健全的檢查監督機構是查處貪污浪費現象的有力保障。蘇區中央執行委員會、蘇區中央工農檢察人民委員部、中央審計委員會等機構都承擔著對蘇區各級政府部門的監督檢查的職能。組織突擊隊,在蘇區各地的工農檢查部指導下,監督政權。突擊隊的人員不固定,主要任務就是在不告知的情況下,對蘇維埃的一些政府機關或國家企業和合作社進行抽查,以揭露被檢查機關或企業貪污浪費及一切官僚腐化的現象。
3、充分發動群眾,加強輿論監督。在此次反貪污浪費運動中,蘇維埃中央積極號召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從而使很多貪污案件被揭發出來。並通過黨的機關報對政府工作人員的貪污浪費等現象進行批評。如《紅色中華》專門開辟“突擊隊”、“鐵錘”等專欄,揭露蘇區政府機關干部利用職權貪污浪費現象。同時,充分利用《紅色中華》的宣傳作用,將發現的貪污浪費的問題及時公布在報上,從而使更多的黨員群眾對反貪污浪費斗爭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加深了反貪污浪費斗爭的影響力。
以史為鑒,我黨的這次反貪污浪費運動對我們今天的黨的建設無疑有啟示作用。
(作者為中央檔案館館員)
![]() |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