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開羅會議與《開羅宣言》

2013年12月05日11:08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開羅會議與《開羅宣言》

1945年,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協議》並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

《開羅宣言》影印本

自1941年以來,美英首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舉行過六次會議,英蘇之間舉行過一次首腦會議。但是美蘇沒有舉行兩國首腦會議,而中國也未與美英蘇三國舉行過首腦會議。

1943年,盟軍分別在蘇德戰場、北非戰場和太平洋戰場取得巨大勝利,德國和日本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第二次世界大戰出現了戰略轉折。在新形勢下,為了加強盟國間的軍事合作、贏得戰爭的徹底勝利,並討論戰后世界的安排,迫切需要舉行一次美、英、蘇、中四大國首腦會議。

1943年8月7日,英國政府向斯大林發出急電,要求召開英美蘇三國首腦會議。斯大林答復說:“舉行三國政府首腦會議是絕對需要的。這樣一種會議,在同美國總統商定會議的地點和時間后,一有機會應立即舉行。”1943年9月8日,斯大林又明確表示,會議地點最好確定在中立國伊朗。

由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在抗日戰爭中作出了巨大貢獻,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美國總統羅斯福欲把三國首腦會議開成四國首腦會議。因此,他一方面醞釀與斯大林會晤,另一方面征求蔣介石的意見,探詢舉行美、英、蘇、中四國首腦會議的可能性。蔣介石認為,當時蘇聯還沒有對日宣戰,因此中、蘇領導人不便在一起會晤。但是蔣介石表示,願在美、蘇首腦會晤之前,先同美國總統羅斯福會晤。

羅斯福向丘吉爾征求意見,丘吉爾說:“在蘇聯還沒有向日本宣戰之前,似乎不宜正式邀請他們和中國政府一起開會。”最后兩人決定,先在開羅舉行美、英、中三國首腦會議。然后緊接著在德黑蘭召開美、英、蘇三國首腦會議。

在這種背景下,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英、中三國首腦會議在埃及開羅近郊的米納豪斯飯店召開。這次會議,史稱“開羅會議”。開羅會議主要討論了反攻緬甸問題、中國問題、戰后處置日本問題和亞洲各被壓迫民族問題。

在開羅會議期間,羅斯福與蔣介石和丘吉爾分別進行了會談。羅斯福與蔣介石會談的主要問題集中在以下幾點:

第一,關於戰后中國問題,其中包括戰后日本對華賠償、中國主權問題以及戰后中美軍事合作和美國對華經濟援助。

關於戰后日本對華賠償,蔣介石要求,日本可以用實物支付一部分,如日本的工業機器和設備、戰艦和商船,可以移交中國。

關於中國主權問題,蔣介石要求日本用武力從中國奪取的東北各省、台灣和澎湖列島,戰后必須歸還中國,遼東半島和旅順、大連兩個港口必須包括在內。

在會談中,羅斯福總統曾多次詢問蔣介石,是否想要琉球群島。蔣答:中國願與美國共同佔領琉球群島,最后在一個國際組織的托管下,由兩國共管。

當羅斯福問到唐努圖瓦(唐努烏梁海)時,蔣介石要求蘇聯歸還這個地區。他說,這個地區在被俄國用武力奪走前,一直是中國外蒙古的一個組成部分。他要求唐努圖瓦問題將來必須連同外蒙古問題,通過與蘇聯談判來解決。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