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見 景迅
《申報》副刊《自由談》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副刊之一。1932年底,《申報》總經理史量才借《申報》創刊60周年之際,啟用了剛從法國留學歸來的年輕編輯黎烈文任《自由談》的編輯。黎烈文爭取到了魯迅、茅盾、葉聖陶、郁達夫等一大批進步作家的稿件,《自由談》面貌由此煥然一新,內容偏重雜文、短評等民主、自由言論,引導廣大市民關注社會事件,研究社會問題。使《自由談》成為進步輿論的重要陣地。
接力投稿
打開《魯迅全集》和《瞿秋白文集》,我們會看到有12篇雜文是兩部著作中所共有的,這就是《魯迅全集》之《偽自由書》中的《王道詩話》、《申冤》、《曲的解放》、《迎頭經》、《出賣靈魂的秘訣》、《最藝術的國家》、《內外》、《透底》、《大觀園的人才》等9篇,和《南腔北調集》中的《關於女人》、《真假堂吉訶德》兩篇,以及《准風月談》中的《中國文與中國人》1篇。這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初魯迅與瞿秋白為無產階級文化事業並肩戰斗時,在魯迅家中避難或與魯迅鄰近的瞿秋白“用了魯迅先生所用的筆名,由許廣平先生謄抄過,由魯迅先生當作自己的文章”(馮雪峰《回憶魯迅》,人民文學出版社1952年版)投寄到《申報·自由談》等報刊發表的一批作品,其中有的是根據魯迅的意見或與魯迅交換意見之后寫成的。此可稱之為“接力投稿”。
其中前9篇都署名“何家干”或“干”發表於《申報·自由談》﹔其余《關於女人》、《真假堂吉訶德》兩篇署名“洛文”發表於1933年6月15日出版的《申報月刊》,《中國文與中國人》署名“余銘”發表於《申報·自由談》。此外還有署名“子明”而發表於《申報·自由談》的《兒時》一文未被收入魯迅的文集。
其中《申冤》、《大觀園的人才》和《真假堂吉訶德》3篇,瞿秋白的原稿標題分別為《苦悶的答復》、《人才易得》和《真假董吉訶德》,發表時由魯迅改題。
為了使這些文章得以更廣泛地傳播,當然也為了紀念他們默契而成功的密切合作,紀念他們的戰斗友誼和莫逆之交,魯迅便按發表順序編進自己相關的雜文集中。
瞿秋白這些文章的原稿都由魯迅保存下來。新中國成立之后,即被收入1953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出版的4卷本《瞿秋白文集》第一卷《文藝雜著續輯》中,並恢復了上述兩篇文章的原題。
一批文章出現在兩位偉大的文學家、革命家的文集中,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文化史乃至革命史上的佳話,是古今中外文化史上的奇跡,更是魯迅與瞿秋白親密無間的革命友誼的歷史見証。
並肩戰斗
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的瞿秋白同志,上世紀初期,在黨內統治達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傾路線和宗派主義“殘酷斗爭”和“無情打擊”之下,被排斥離開黨中央領導機構。但瞿秋白同志卻始終積極樂觀,毫無怨言,他不失時機地利用這段時間,以高度的革命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自覺主動地與魯迅聯手,團結茅盾、郁達夫、馮雪峰等革命作家,在白色恐怖彌漫的上海,有效地領導與開展了左翼文化運動。與此同時,瞿秋白同志克服病苦,不憚辛勞,夜以繼日,奮筆疾書,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內,撰寫了大量的評論、散文和雜文等等,全面、深刻地揭露與批判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各種各樣的錯誤思潮,形形色色的反動文人,以及各種愚昧、落后、丑惡的社會現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