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德剛
第二個“二十八年”,為建立新中國而奮斗
一是建黨。建黨的時候,毛澤東沒有“南陳北李”的威望,也沒有張國燾和李達的“本事”。沒有李漢俊提供建黨場所那樣的功勞,也沒有李達夫人——王會悟及時警覺轉移浙江嘉興南湖紅船的功績。建黨時他是個書記員,從這一點說,毛澤東對建黨“無大功”。但在進行黨的建設過程中,他功德無量。概言之,有“三大功”無人可比。
第一,軍隊中的黨組織建設。秋收起義失敗后,毛澤東的部隊轉移到江西永新縣三灣村,在“泰和祥”雜貨鋪召開會議。會議上,制定了“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和“官兵一致”的原則。自此黨組織在軍隊中系統地建立起來,“三灣改編”的原則至今光輝依舊。
第二,軍隊中黨員的思想建設。井岡山不是水泊梁山,但井岡山的“好漢”確似梁山“哥們”。毛澤東帶上井岡山的隊伍是農民起義軍。井岡山寨主——袁文才、王佐的人馬是“土匪”。而朱德、陳毅帶上井岡山的部隊是國民革命軍的舊式軍隊。這三支隊伍合在一起成立了紅四軍。紅四軍要想統一思想,顯然不是件容易事。在福建上杭古田村,毛澤東召開會議,決定用思想建黨。不管是農民出身、土匪底子、軍閥經歷,隻要思想信“馬列”就行了。
第三,全黨建設。遵義會議前,確切地說是到達陝北前,毛澤東沒有管全黨、全軍黨的建設問題的資格。他搞“三灣改編”、他搞“古田會議”決議,也隻局限於紅四軍。而通過“延安整風”,毛澤東把全黨的學風、文風、作風徹底改變了;把全黨普遍存在的錯誤思想、組織、制度徹底整治了。經過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抗日戰爭勝利了,解放戰爭勝利了,新中國成立了。
二是建軍。毛澤東在建軍方面,有三點貢獻是必須要講的:第一,黨指揮槍。這是中國軍隊之魂,中華民族之命,共和國之要。第二,軍隊是人民的軍隊。人民軍隊愛人民。全國人民學解放軍,解放軍學全國人民。毛澤東講的不是空話。人民子弟兵,子弟兵就是人民。毛澤東的建軍思想,無論到什麼時候都不能丟、不能忘。第三,戰無不勝。什麼叫雄師?什麼叫鋼鐵長城?毛澤東制定我軍的信條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國人民歷來不怕死,中國的人民軍隊也歷來不怕打仗。既然打,就得打贏,能打贏現代化戰爭的軍隊,才是毛澤東締造的軍隊,才是黨的軍隊,才是人民的軍隊。
三是建立新中國。建黨后二十八年,毛澤東的一切作為,諸如,建設黨組織、建設軍隊,等等,都是圍繞建立新中國這個核心大事展開的。為什麼叫新中國誕生或者說叫建立了新中國?“中國”二字前為何要加個“新”字呢?除了與國民黨的“中華民國”以示區別外,其實,此前我們黨還曾建立過兩個“共和國”和一個合法的“地方政府”。
第一個共和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1931年11月7日建國,首都定在江西瑞金,這是共產黨的第一個全國性的政權。制定了憲法,發行了貨幣,設計有國旗,國歌為《國際歌》。毛澤東被選為第一任主席,副主席為項英、張國燾。
第二個共和國——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1934年10月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共和國撤離江西瑞金。1935年10月瓦窯堡會議后,改國號為“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第二任主席為博古。
一個“地方政府”——“中華民國陝甘寧邊區政府”。前兩個“共和國”在蔣介石眼裡都是非法的。1937年“七七事變”后不久,國共開始第二次合作。1937年9月6日,“中華民國陝甘寧邊區政府”經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批准,在延安正式成立。主席為林伯渠,副主席是張國燾。這個中華民國地方政府轄23個縣,面積12.9萬平方公裡,人口200萬,並且在蔣介石眼裡是合法的。1937年9月22日正式取消“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國號。正因為有前兩個“共和國”和一個“地方政府”的存在,1949年10月1日建國,我們黨才稱之為“新中國”。“新”有重新建立之意,更有與“舊”中國徹底區別之意。
![]() | ![]() |
相關專題 |
· 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 · 毛澤東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