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陳晉:毛澤東對社會主義新人的希冀

2013年12月20日11:0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 ——社會新人應有的人格氣象

進入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的詩筆漸漸奔涌出一種迎接挑戰的嚴峻氣氛。

這大致是從1961年夏天在廬山上寫《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開始的。

廬山,壯麗奇絕的峰巒,奇偉幽險的瀑布,變化多端的雲海,數不清的名勝古跡,給了詩人太多的素材和靈感。

身在廬山,人們總有一些特別的感覺,總有一股開闊的詩情,總有一種置身世外的飄洒和俯瞰河山的豪氣。

在諸多吟詠廬山的古代詩詞中,毛澤東似乎特別偏好李白的《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裡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1959年夏天上廬山開會,毛澤東把這幾句詩寫下來寄給兒媳劉思齊。因為兒子毛岸英已經犧牲在朝鮮戰場,便特意交代說:“你愁悶時可以看點古典文學,可起消愁破悶的作用。”

1961年夏天上廬山開會,毛澤東又把這幾句詩抄寫下來,贈給廬山當地的同志,並在詩末注明:“登廬山,望長江,書此以贈廬山黨委諸同志。”

正是在1961年夏天的廬山會議期間,毛澤東看到了江青拍攝的一張題為《廬山雄姿》的照片。

照片是暮色時分拍攝的。攝影者立足於相傳為唐朝八仙之一呂洞賓居住過的仙人洞角度,近景是雄居高空的鬆枝,遠景是昏暗遼闊的天空和茫茫的雲海,中景是御碑亭和樹木蔥郁的險峰。

或許是有感於當時國內經濟困難和國際緊張局勢,毛澤東的題照詩寫得有些沉重,但基調仍是明朗的進取和對勝景的贊美——

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有人說,詩中贊美了遒勁的鬆樹品格。它昂然挺拔於天地之間,盡管亂雲翻滾,大有山雨欲來之勢,它仍然是那樣的泰然自若。

有人說,詩中贊美的是飛渡的亂雲。它在暮色壓迫之中依然我行我素,勇往直前而又從容自如。

詩無達詁。不管哪種解釋,都昂揚著一種樂觀自信的精神狀態。

這恰恰是當今社會的新人們應該擁有的人格氣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晶、趙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